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阳明境界

作者:张万土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6-01-17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的主观上的广义的名词。中国哲学讲究境界,历史上的众多哲人更是讲究境界,特别是讲究超越某种界限的精神境界。王阳明是明朝一代大儒,他不仅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方面有很大建树,在哲学方面亦有不凡的成就,尤其是他的“心学”更是体现其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

在阳明心学,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其主要体现为三境:即诚境、仁境、乐境,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

何谓“有我之境”? 就是我通过“思诚”而掌握了真理,并表现出我的自觉自信,亦即王阳明真理世界的“诚境”。王阳明在《南岗说》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王阳明从宇宙论的角度讲,“诚者,天之道也”:天地日月惟其是诚,故能常清、常宁、常明;峰峦岩壑惟其是诚,故能按其真性呈现。诚者,不虚妄也,不虚饰也,不做作也,不自以为也。王阳明又从人生论的角度讲,“思诚者,人之道也”:人生惟其是诚,故能事亲则孝,事兄则悌,事君则忠,事友则信 德性之美,一本其真,德行之显,一如其真。所以“君子之成身也,不惟其外,惟其中;其事亲也,不惟其文,惟其实” (《贺监察御史姚应隆考绩推恩序》)。诚即是真,真即能恒。王阳明上接孔孟之道,下承宋明理学,从心本论出发,把诚的主体性、自主性发展到极至,从而使其天人合一说具有直接而又绝对的特点。既强调了“诚是心之本体”,由规定了“诚 是 实 理,只是一个良知”(《传习录》)。可见,“诚”在王阳明心目中,既是宇宙本体, 又是心性原则,两者完全合一,因而呈现为真理境界。而对真理的体验和把握必然体现为内心的自觉,并伴随着内乐的情感,这就是“自慊”,王阳明一生始终追求“实诚自慊”。他在《传习录》中说:“《大学》言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在阳明看来,君子之学,实诚于心,君子之行,求尽吾心。从善而非有意为善,不求于人知而只求“自快吾心”,因此能面对 “富贵贫贱、 忧戚患难” “无入而不自得”,这就是实诚自慊之境。同时,王阳明又认为:实诚也就是本心良知自做主宰,立定道德人生的脚跟,因而能不为世俗媚心所左右,表现出“狂者胸次”。他曾自豪地宣称,“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这种“狂者胸次” 正是“真己”、“真我”、真正自觉自信的境界。

何谓“无我之境”? 就是我通过克己而消解了小我, 使自己融入一体之仁,亦即王阳明道德世界的“仁境”。 “无我” 是道家与佛家常用的术语。在儒家,孔子主张“克己”即克除私欲,又提倡“毋我”即反对固执。王阳明继承儒家学说,在《别方叔贤序》说:“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又说:“诸君要常体此,人心是个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好介染着,只是一个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人许多好处只是无我而已。”王阳明主张“无我而定”,心无动静也即“定”,“定者,心之本体”。无我而定,方能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应依于本心良知明觉明照,了去心中私意,了去心中小我,自然能明辨善恶是非,把握良知“天然自有之中”,无往而非善。而且,正是由于无我,方能无我而无不我,去了小我的局限而成就大我。另一方面,王阳明又发挥了宋明理学的天地良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跳出“小我”作为“殊相”的局限,“上下与天地同流”,将小我融入社会人生和天地宇宙之中。在其著名的《拔本塞源论》中,阳明指出:“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兄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在《答聂文蔚一》中他同样强调:“夫人者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在阳明看来,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境界是一种仁者的道德境界,这就是他所谓“大人者”的至仁境界。王阳明说:这种“仁”,即“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己及人,视人犹己,不仅克己成己,而且成人成物,不但克小己之私、去小我之蔽以成就个体人格,而且要融小我于大我,化个体于群体以成就社会;还不仅如此,仁者之心还要融天地万物为一体,进入“与物无对”、“天人一体”的宇宙境界。这可以说是阳明人生境界的“无我之境”。

何谓“超越之境”?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差别的化解,进入有无不即不离、物我不滞不碍的更为自由自得的境界,亦即王阳明审美世界的“乐境”。王阳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有善有恶” 是意义世界的诚境,“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是道德世界的仁境,而“无善无恶”则通向审美世界的乐境。良知是心之本体,本体作为本然或超越的境地是无善无恶的,“无善无恶”也就是“与物无对”。良知呈现于“诚”的意义世界或真理世界时,面对的是真的、实的世界,在真的、实的世界中,万物是有对的, 因此 “有善有恶” 。良知呈现于 “仁”的道德世界时,面对的是善的世界,具体的善的世界还是有对的,因此需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而当良知呈现于“乐”的审美世界时,面对的是审美的自由体验的世界, 在审美的自由体验世界中,一切物和事都脱去了它们实用的或伦理的片面实相,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如其真的本如之相,而且人们对它的体验甚至无须执定于是真是假、是是是非、是善是恶。按现代美学的术语,这就是审美观照的自由,人们无须去确切地求知(真),也无须推究对象是否对我有用(善),而只着重于物我无间的自由体验(美)。同时,阳明又非常喜欢使用“无入而不自得” 这个形象化、情感化的价值短语来形容他所称道的理想境界,无论是实诚无妄的真理境界,还是至善明觉的道德境界,都可以也应该有“无入而不自得”的精神体验。如,“君子之道,出与处而已。其出也有所为,其处也有所乐。……今兹之归,脱屣声利, 垂竿读书,乐泉石之清幽,就烟霞而屏迹,宠辱无所与,而世累无所加,斯不谓之有所乐乎?…… 君子之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古之有道之士,外槁而中泽,处隘而心广;累释而无所挠其精,机忘而无所忤于俗。是故其色愉愉,其居于于;其所遭若清风之披物,而莫知其所从往也。……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这里所展示的无一不是“无入而不自得”的人生风范与人格境界,烟霞林壑之想、泉石清幽之乐、出处无累之机、幽闲自得之趣,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美学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这或许告诉我们,他所形容或规范的真理世界和道德世界都内在地与审美境界相关,就其理想境地,都离不开自由自得的审美化体验(乐),因此,诚境、 仁境和乐境是三位一体的,甚或可以说,诚境和仁境都以乐境为最高境界。乐境既是一种超越的境界,又内在地融合于诚境和仁境的心境体验之中。作为一种超越的境界,在乐境中,良知即本心,本心即良知,顺天则而自慊,自慊中有天则,是非无须执著去知,善恶无须刻意去辨,一心朗现,通体莹彻,体无善无恶而境至善至乐,真可谓“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非乐。这是一种即道德而超道德、即审美而化道德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真可谓“一悟本体,即是工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真正达到了本体与境界的合一,本体即境界,境界即本体,应然即本然,本然已应然, 其间再无稍稍的欠缺。从境界的特征而言,它已超越了有无之分、物我之隔,化解了有无之间的紧张、物我之间的对立, 而进入了“与物无对”超越自得的境地。

王阳明生得光明磊落,去得宁静平和,阳明的生命境界是良知澄明的境界,也是美感莹彻的生命境界。阳明生命境界的光明与自由,根基于他对本心良知的实落与自得,他的生命境界的道德和审美魅力,均来自于本心良知的恒照与呈露。王阳明弟子钱德洪在《答论年谱书》说:“生死毁誉之念忘,则一体万化之情显。”这是学生对阳明一生的生命境界的精要总结。阳明临终亦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生命境界的临终结语。我们要了解阳明心学,自不能离开对其生命历程的体验;我们要领略阳明心学美学,更不能离开对其生命境界的证会。王阳明的人生三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都是是建立在良知为本体的基础上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有形的我的肉体情欲,而是无形的天地良知,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有无之境是“有”无形之真我之境。所以从良知的高度看无形的真我是对有形的我的超越,而达到有形被无形所用,即心体物用。他的这种思想不仅被后行所发扬,而且被现代的新儒学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心学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反思,根本目的是重新发现人的价值。他的四句教实际上是把人性提高到新的精神境界,也可以说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本性。良知本体的自我超越精神成为传统儒家人文精神向现代新儒家人文精神过渡的桥梁,良知不仅可以继续发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而且还可以充实西方的人文精神,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真正意义,其自我超越的精神价值成为儒家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