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平和的阳明印记

作者:张山梁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6-05-14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一个地方一个区域,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历史文化永远是这方水土的文明殿堂,更是这方子民的精神家园。

平和是一个先贤过化之地。每当我们穿越时空去品读平和历史文化时,一定会惊奇发现,在平和文化蕴育和发展过程中,一位先哲圣贤的身影总是让我们高山仰止,他就是中国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

500年前,王阳明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奉诏来到这块烽烟四起、骚然三省的化外之地,历经两个多月的进兵征寇驻旌戈,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从那时起,割南靖清宁、新安二里,开县立治,使祸乱之渊薮成为久治长安之地;从那刻起,在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这方水土,就堂而皇之地成为中国版图上的一个县,平和也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从此,曾经的大山长谷、险阻辽绝、政教不闻之区,开启了文化昌明、教化昌盛的行程,得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民风淳厚,人才辈出。500年来,王阳明已融入平和,阳明文化更是根植于平和大地。每当我们行走在平和的山水之间,耳畔依稀听到砺箭磨刀之声,眼前依稀呈现平定乱局的景象,无时无刻感受到阳明印记。

阳明祠与王文成公祠

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辰时,57岁的一代名儒王阳明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千古名言,瞑目而逝。此时,在他两度奏请设县的平和县,已是百废俱兴,太和瑞气。一人之德,邑人感念,立祠以祀。据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阳明祠,在儒学西南隅,嘉靖三十三年佥事梁佐命知县赵进建。”也就是说,有文字记载的平和县最早的阳明祠,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由福建按察司佥事梁佐命令时任知县赵进建于县城(今九峰镇)儒学的西南角。早已倾圮。

到了明隆庆元年(1567)五月,穆宗降诏旌褒王阳明,“特进新建侯,谥文成,赐之诰命”、“永为一代之宗”。此时,距王阳明去世已有38年。在整个明王朝里,逝后被追谥为“文成”只有王阳明和开国之臣刘基。据《谥法》上说,经纬天地为“文”,安民立政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经天纬地、立政安民的意思。可见,穆宗给王阳明的评价是一种极大尊荣,代表朝野上下的心声。明崇祯六年(1633),刚刚到任才几个月的知县王立准“选胜东郊、负郭临流”,将阳明祠移建于县城东郊,祠三进,面阔三间,并命名为“王文成公祠”。祠中竖立王守仁塑像,时任漳州知府的施邦曜“从姚江得文成像,遂貌之,并为祠费具备”,还题匾“正学崇勋”。可见,在当时新建王文成公祠,并非是平和一县之事,而是整个漳州府的大事,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全市的重点工程。时任詹宫学士黄道周应约作《王文成祠碑记》,碑文勒石,置于祠中。之后,公祠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虽有倾圮,但也屡有修茸。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林翘重修祠宇,并在“祠后闲旷之地,修筑义学十余间”,自撰《重修王文成祠碑记》,记其盛事。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王相“捐俸重修”王文成祠。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周芬斗捐置祀田……春秋供祀”。1957年,王文成公祠倒塌,祠址被辟为平和县水轮机厂。

而今,王文成公祠虽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生活在曾被王阳明慧眼审视过的这方土地上的平和人民心中,依然缅怀这位先贤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并始终将他的精神、思想、文化植入这块沃土,使之成为是平和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

文成中学

文成建县,文教为先。王阳明在奏设平和县时,大力倡导兴学,认为平和“地理遥远,政教不及,小民罔知法度”,在《添设清平县治疏》中就提出“建立学校,以移风易俗,庶得久安长治”,必须对民众“训以儒理”,才能“政教既敷,盗贼自息”、“变盗贼强梁之区,为礼义冠裳之地”,达到“永保地方事理”、“久安长治”的目的。在《再议平和县治疏》又提:“学校教官,合无止选一员署印,先行提学道,将清宁、新安二里见在府县儒学生员,就便拨补廪增之数;其有不足,于府县学年深增附内,量拨充补;又或不足,于新民之家选取俊秀子弟入学,使其改心易虑,用图自新”。建县伊始,王阳明就把学校列入考虑的范围,可见,他对教化是何等重视。

平和县文成中学创办于1929年,前身是私立东溪初级中学(1929—1937)、私立双十初级中学(1937—1946)、私立文成初级中学(1946—1949)。1927年春,平和贤达林友梧等捐资倡办“私立东溪初级中学”,校址选在中山公园左侧,同年破土动工兴建校舍;1929年10月,校舍落成并举行揭牌典礼,正式开学。1934年10月,日本侵占厦门,厦门私立双十中学移迁平和,借用私立东溪中学校舍上课,招收平和及闽南沿海各地的学生入学。1946年6月,双十中学奉令迁回厦门,平和贤达林友梧、林际泰赴省府申请,终因办学态度虔诚获准承办中学,在原双十初中基础上成立“私立文成初级中学”。“文成”意在纪念明朝一代圣哲王阳明对平和置县的功绩,同时寄望文成学子能“学如阳明成大器,长如文成毓英才”。9月开学,在校学生总数达300余人。1949年10月,文成中学与大诚中学合并,改称“平和县新民中学”; 1953年1月,新民中学改为公办,称平和中学; 1954年春,正式定名为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1983年9月,平和县又在文成中学原址附近兴建“城镇中学”;1996年3月,城镇中学复名为文成中学,学校始终秉承阳明先生遗德,与时俱进;2008年,文成中学与县城地区的小溪中学、育才中学,整合成立“平和广兆中学”。

而今,平和人民始终秉承王阳明重学教化的理念,群策群办兴教育,同心同德毓英才,使得平和成为“弦诵文物,著于郡治”、“人为诗书,家成邹鲁”的地方。

阳明保与阳明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品行。阳明先生虽然在平和这块土地停留不到二个月暂短时间,却给了平和一个新生。多年以后,平和百姓始终永怀这位先哲,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社保、乡镇。

民国22年(1933),当时的民国政府实行保甲制,保为基层,下设甲,数保编为联保。民国29年(1940),平和县划4个区,分辖21个乡(镇),192个保,在琯溪镇的领辖下,就有一个以王阳明命名的社区,即阳明保,一直延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民国30年(1941)1月的琯溪镇人口统计表中显示,1940年底,阳明保总人口有910人(其中男495、女415)。当时的阳明保位于今天的县城老城区三角坪一带的中东街、中西街、九一七街和民主街,是县城最繁华的集贸商业街,开设了诸多商号及典当行和钱庄等,成为全县的金融、经济中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暂时沿袭原有的区划体制,全县划分为6个区。1950年6月建乡镇人民政权;年底,全县划分9个区,领125个乡(镇),在第一区(山格)领辖的20乡(镇)中,就有一个名叫阳明镇,也是当时唯一的镇,其余均设为乡。1956年底,全县划分7区,分领110乡(镇),阳明镇依然以其唯一建制镇的身份傲立其中;直到1958年上半年,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45个大乡,阳明镇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那如朝日喷薄欲出的激情年代,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之后,以一种低姿态的转化,并入小溪乡。当时的阳明镇,领辖中山东、中山西、府前、民主、桥头、后巷、生产、解放北等街路,镇人民政府设在今九一七街28号。

而今,以王阳明命名的阳明镇,老街的依旧热闹,并沉淀了几代人的繁华记忆,烙印着曾经辉煌的时代符号。曾经的镇政府也变成一间成衣店,只是店招上面一行斑驳的“阳明镇人民政府”依然在提醒过往的人们,诉说房屋的曾经尊贵与威严。然而随着岁序更迭,物转星移,今日的县城区快速向外扩张发展,加上商业业态的变化,县城的商业中心逐渐外移,昔日的老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少了几分的繁华与喧闹,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韵致,成为一个沉淀平和时代符号的阳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