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文明之窗 > 正文

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 将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平和文明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7-04-24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阅读下降是阅读质量的下降

    2004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我国国民总体阅读率呈下降趋势。

    对此,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黄国荣说,阅读率下降实质上是阅读质量的下降,读书的人少了,上网的人多了,总体阅读数量是增加了,但阅读质量却下降了。从阅读方式和效果来看,黄国荣把读书称作阅读,把上网称作浏览。

    “两者方式不同,目的不同,效果也不同。”黄国荣说,读书是研读,目的性很强,需要看什么就专门看什么,书一般更专业性、更深邃,在读书过程中思考获取知识。浏览是随意性的,涉猎面广,碰到什么看什么,什么吸引眼球看什么,娱乐性更强,看过就算。从阅读质量来看,读书显然比浏览要高。

    黄国荣认为,喜欢浏览是因为现代青年没有耐心,浏览是惰性导致的,他们不愿去研读原著,不愿思考,很希望有易中天这样的“知识保姆”喂给他们知识。

    “阅读率下降是因为书不好读。”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认为,现有的书质量不高,没有采取喜闻乐见、讲故事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有许多书还是采用以往那种刻板、说教的方式,引起了读者的逆反心理。

    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质量,关键是培养阅读习惯,增加阅读人群,其中青少年是培养的主要对象。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我们首先应该吸引青少年读书。邬书林说,培养阅读习惯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在13~19岁这一读书机会最多的时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他举例说,挪威的出版学协会每年印刷若干本免费图书专门送给孩子、送给学校,把孩子从各种活动中拉回来读书。

    邬书林认为,要很好地借鉴和总结经验,找到推广国民阅读的良好形式,用科学的方法,把阅读规律和人的成长过程联系起来,把阅读作为一个人终身的良好习惯;同时,出版部门要研究读者的阅读兴趣,出高质量的书来吸引读者,特别是对青少年,要把健康有益的东西给他们。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培养孩子读书习惯,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一个读书参考目录。

    “很坦率地说,几乎没有专家在认真地思考孩子们究竟该读什么书。”一直致力于读书运动的朱永新说,我们要把读书落实到每一个年级的孩子读什么书,究竟什么书是最好的书,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让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读书就会有精神饥饿感。所以,书香校园建设是书香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书香校园,永远都不可能有书香社会。

    把阅读进行到底

    读书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是政府的职责。早在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并发出宣言:“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深圳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延长龙说,城市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拼经济,第二阶段是比管理,第三阶段是看文化。目前,深圳已经到了必须依靠文化的竞争力来开拓城市发展空间的关键时期,深圳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文化立市的关键首先必须是立人,也就是提高市民的素质;而立人的关键是读书,读书才能造就城市未来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作为读书运动的倡导者,朱永新从2003年开始,在每年的“两会”上都会提要设立国家阅读节这样的提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掘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对于读书节的提案他将继续提下去,直到批准为止。

    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认为,如果一个人不阅读,就会缺乏智慧和判断力;如果一个民族不阅读,它的文化必定会丧失创造力和批判性,自主创新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本次研讨会上,全体与会者发出《关于全民阅读的宣言》。宣言中这样写道:来吧,让我们读书吧!我们的人生将因为读书而更加灿烂,我们的社会将因为读书而更加和谐,我们的世界将因为读书而更加美丽。(文明办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