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芝山网评 > 正文

小善也是大爱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19-10-16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9月29日,九江武宁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在转发一条“武宁恒通村镇银行寻找最美小哥”的信息。瞬间,这个爱夜跑、重环保的小哥成了武宁的“网红”。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看到这条信息后要求,一定要大力弘扬他这种“全民管城”的好行为。

  (据10月4日《环球网》)

  经过武宁网友的接力寻找,终于确定这位小哥是县城乐粥坊餐饮店的一名“飞饼”师傅——聂学煌。

  1998年出生的聂学煌今年才21岁,是武宁县泉口镇杨岭村一组人。懂礼懂事的聂学煌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就来到县城打工,扛起家庭的责任,先后做过汽车修理工和餐厅面点师傅。在工作间歇,他每天坚持夜跑并义务清理路面垃圾,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雨雪风霜,他都始终如一,默默无私奉献。其实,聂学煌在学生时代就有随手捡拾垃圾的良好文明习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看到地面有垃圾我就会捡起来,那时候同学们总是嘲笑我像个捡垃圾的,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继续做,这是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聂学煌略显腼腆地说。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就是举手之劳的小善,虽然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就会汇聚成无疆的大爱。只有所有人都不吝于行小善,哪怕是雨天伸出的雨伞、对悲伤的人一句抚慰,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温度的、真正文明的社会。你伸出的援手、给予的帮助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受助者来说,可能会助其走出困境,甚至改变命运。即便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在关键时刻都能给人以莫大安慰。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你能收获的不仅是他人的感激,更有自己内心的坦然和满足。

  好人无须“仰止”,感动总在平凡处。我们身边好人的故事或许没有轰轰烈烈,但正是由于他们秉承“日行一善”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真正诠释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真正表达了他们对爱和信念的永不放弃。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的事迹,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多的是平凡和小事,有些善行完全称得上只是举手之劳,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比如:路边的自行车倒了,扶一把;公共厕所的水龙头哗哗地流水,关一下;邻座的衣服掉地上了,捡一下;看到独行的孩子,问一句……往往就是这些小事最能打动我们的心,最能体现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善良和操守;也正是这种春风化雨的力量,持续推动着社风民风的向善向好。

  善行其实并不难,举手之劳在身边。路见坑凹速填平,避免行人致伤残;逢有盲人过马路,搀扶越过斑马线;乘车遇到孕妇在,让出座位保平安。心怀温暖,见善而行,这是聂学煌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善举之所以打动人心的关键。当都市走向繁华,陌生人流替代了熟悉面孔,防盗门替代了“串门子”,传统的道德价值与行为,也开始遭遇社会结构变动、社会观念变化带来的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太多人习惯了谨小慎微的独善其身,却少了急公好义的古道热肠。即便有行善助人之心,也往往思前想后、犹豫不定。而当自己身处需要帮助的时刻,就只好感叹世态炎凉、冷暖自知。遇到颤颤巍巍过马路的老人,愿意停车礼让似乎就已经“仁至义尽”,又何必“多此一举”,自找麻烦呢?

  很多时候的举手之劳真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却是心底长存的善意,往往产生的正能量巨大,所以古话有:莫以善小而不为。小善其实并不简单,为善者需要心底有善意,眼中有他人。唯有此,方能在每日柴米油盐的日子中,让小事成为善事。

  善是一种美德,表现为与人为善、心地仁厚;善是促进人改造自身和自我完善的一种道德力量,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至善是人类对生活意义的最高追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善亦是至美。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一些聂学煌这样的“见善而行”,每个人都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将行善助人纳入日常的习惯当中,用善心成就善举,把小善变成大爱,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林顺才 文 杨靖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