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追慕光明“心灯”

作者:张山梁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5-06-07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深春初夏之际,我怀着一颗敬仰、虔诚的心,西去贵州修文,朝拜素有王学圣地的阳明小洞天,追慕那盏永远启迪思想、散发光明的“心灯”。

对于平和的历史来说,王阳明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但在之前,我对王阳明的了解并不多,可以说是极其肤浅。后因从事史志工作,考究平和历史之需,我一步步了解王阳明生平,拜读王阳明文章,也曾重走阳明先生巡抚南赣汀漳的部分足迹,用身心去感知阳明心学的博大精深。

龙场是王阳明绝处逢生的地方,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他走向新生的起点,更是我心中的圣地。那天,我从贵阳出发乘车前往心仪已久的龙场。一路蜿蜒,两边尽是喀斯特地貌的山体,着实让我亲身体验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不难想象,500年前的王阳明要克服何等艰困的恶劣生活境地。一路过来,王阳明那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阳明洞位于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明正德元年(1506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字阳明)因替别人打抱不平,反对宦官刘瑾,顶撞武宗皇帝,被廷杖四十,贬谪为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经过万里投荒,历经九死一生,终抵修文龙场驿。初到龙场驿,没有房子居住,王阳明就搭个高不及肩的草棚居住,遮风避雨。这时的王阳明生活极度艰难,经常断粮无炊,野菜充饥,还要忍受当地势利官员的羞辱。在如此这般艰困的日子,阳明先生始终以做圣人的高度去要求自己,反复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抛弃一切得失荣辱,潜心研究心性本体,若痴若狂,终于体悟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洞察到圣人之道全在自己的心性之中,无须向外求理,悟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后来,阳明先生在龙岗山找到了一个条件较好的东洞,并迁居。也就是今天的阳明洞。

初夏的修文县龙岗山,阳光明媚,绿草菁菁。阳明洞里显得十分阴湿,水珠不时“嘀嗒嘀嗒”下滴,我分明听到了先生那谈经论道的讲学之声;洞口两株王阳明亲植的柏树依然挺拔苍翠,我似乎看到先生那悟道成圣的伟岸之躯。此时此刻的我,已然无心观看洞中众多的历代名人题刻,仿佛穿越到500年前,面对面去聆听阳明先生的淳淳教诲,犹如醍醐灌顶。先生之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又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摸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见得时,一言足矣。今人却以为必先知然后能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某今说知行合一,使学者自求本体,庶无支离决裂之病”,不绝于耳,久久回响。从中,我深深体会到王阳明在昏君当朝、宦官专权,世风黑暗如夜、人心缺乏良知的大环境中,提倡知行合一,惟精其实,力行道德实践工夫,高扬儒家正统道德光芒的不易与坚守。他给黑暗如夜的人世点亮了一盏光明的“心灯”,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也更加明白,只要自己内心始终保持一颗澄澈的心,循着那盏光明的“心灯”前行,坚持知行合一,就一定行正道,结正果,无愧于自己,也将无愧于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仍不失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它既可以传递社会发展的正能量,给人以厚重的思想启迪和寻找内心的平静,也可以提供一个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促使人们保持高尚的情操和求是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