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长泰县岩溪镇推进小城镇建设见闻

作者:张俊毅 刘铭明 陈金荣 刘伟敏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2-07-06
编辑:林瑞玲 点击数: 字号:

景色旖旎的岩溪上蔡大学自然村田园风光。 陈金荣摄

自2010年2月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来,长泰县岩溪镇紧紧围绕建设“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以项目为重,以土地为要,以管理为本,持续深化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积极破解难题,着力打造成连片、有特色、高水平的小城镇示范区,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岩溪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等5个国家级、13个省级、36个市级荣誉称号,受到省、市领导的多次肯定。近日,记者前往岩溪镇,探寻该镇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六月,大雨初霁的上午,阳光明媚,碧空如洗。车行岩溪镇区,一路绿树成荫、鲜花烂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两旁,商铺、居民楼鳞次栉比,立面整洁大方,门前车辆停放整齐,公园、路灯、果皮箱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传统城乡的界限在岩溪已然模糊。

“岩溪镇近年来的‘脱胎换骨’首先要得益于正确规划的引领。”岩溪镇党委书记王劲东向记者介绍,从启动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该镇就十分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在规划设计上,积极构建以总规为龙头,专规、控规为支撑的城镇规划体系,用路网、绿道、田园将镇区划分为六大功能片区,形成“跨江南拓、一轴六片”的山水环绕城镇布局,全力打造城镇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闽南特色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的生态田园小镇。镇区总规被评为省级试点镇范本。

美好的规划蓝图通过实实在在的建设项目,逐渐变成现实。在位于岩溪镇中心地段的顶安小区建设工地,记者看到,弧形拱门、米黄色墙面、斜坡屋顶——一幢幢具有浓郁地中海风情的大楼已拔地而起,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小区内,镇中心幼儿园主体建筑已落成,今年秋季将交付使用;小区大门前一条近1公里长、 60米宽的商业大街已建成通车。谁曾想到,顶安小区所在的顶宫片区原是镇里的“掐脖子”路段,遍布破旧老屋、旱厕、猪圈,一下雨就污水横流。经过改造,一个精品城市综合体示范区正初显雏形。“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许多顾客都不愿光顾。重建后,这里成了全镇的黄金地段,我们的生意也好做了。”看着顶宫片区的变迁,在附近开便利店的郑景生老人禁不住点头。

“让乡镇、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配套和服务,这是我们开展小城镇建设的一大初衷。”岩溪镇镇长黄丽坤表示。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岩溪镇精心设计省道官九线上蔡至镇区段等重要路段、节点的外部空间及形体环境,累计实施项目86个,完成投资24.5亿元。其中,修建镇区道路27公里,重建桥梁6座,新建顶安小区、二医院防疫综合楼、农贸批发市场、垃圾中转站等一批市政工程项目,以及岩溪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等13个校安工程;在主干道架设路灯630盏,亮化道路14.2公里;建成江滨公园、天妃园、锦溪园等3座城市公园;开展河道清淤整治,建设龙津江防洪堤1.6公里,新筑5级拦水坝,形成千亩平缓水面。同时,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向农村基层倾斜,新建通往各基层村、偏远山村水泥路55公里,实施4个地灾点自然村整村搬迁重建,建成5座乡村公园和三农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幸福园等一批公益配套设施,促进了群众生活环境同步改善。

先行先试,多措并举,破解土地整治难题

“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许多乡镇在开展小城镇建设之初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岩溪镇以农村土地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旧房连片拆迁、土地成片复垦,有效破解资金、土地、安置等难题,走出了一条“连片拆迁、复垦到位、人本安置”的新路子,有力回答了上述疑问。

午后,我们来到全市最早开展土地成片复垦工作的珪后村。在村委会旁,一幢5层楼的幸福园大楼已经封顶,再过两个月,这座大楼就可以投用,为村中的孤寡老人提供舒适住所。而与幸福园大楼相邻,珪后小学里新落成的气派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使该村小学的硬件几与城市中心小学媲美。

珪后村村委会主任叶高发对记者说:“这里原本都坐落着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过去也曾多次谋划过旧村改造,但一缺资金、二缺政策扶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后,我们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珪后村位于岩溪镇腹地,整个村庄地势低平,村中原有旧宅基地及空闲地120多亩。2010年初,岩溪镇将该村列为土地整治试点村,开始对这些旧宅基地进行复垦。整治出的土地,由镇里安排20亩规划建设安置小区,新增的100多亩连片耕地实行集约化种植。根据省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该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转让后获得的资金,有力支持了新村公益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从土地整治中尝到甜头的不止珪后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岩溪镇将农村土地整治作为落实城市反哺农村政策的重要载体,有力推进旧村拆迁、复垦工作,成功实施了10个村土地整治,可新增耕地757亩,省国土厅核定增减挂钩指标641亩,完成指标交易564亩,累计筹集资金1.4亿元,居全省首位。该镇以农村土地整治为契机,采取规划区内就地安置、镇区集中安置等方式,引导拆迁户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鼓励经济较好的农户优先到镇区顶安小区安置。同时,加快农村宅基地清理,对享受拆迁安置政策的农户逐宗回收原宅基地,确保“一户一宅”政策得到严格落实。在征迁过程中,该镇成立村级土地整治工作组,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人协会、经济能人等社会力量作用,规范拆迁补偿程序,统一拆迁补偿标准,及时上墙公开公示,有效破解土地难征、旧房难拆、祖厝难迁等难题,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创新机制,长效管理,打造优质发展环境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并不是一阵风,关键还是要摸索出一套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持续优化我们的投资和人居环境,让百姓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在采访中,岩溪镇领导反复强调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岩溪镇将“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与城乡规划建设、点线面攻坚计划、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逐渐探索建立以“美、用、管、合、俭、富”为要点的长效机制。美,就是环境整洁美观。按照“干净、整洁、美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重点实施房屋立面改造、环境整治、景观绿化等工作,实现村容村貌整洁、道路通畅美观、环境宜居净化。用,就是设施实用利民。注重配套设施的实用性,以群众所需、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加快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管,就是管理科学长效。注重环境长效管理,加强日常监控,定时间、定路段、定人员、包责任、强督查,推动整治由道路小巷向庭院延伸,单村向连村延伸。合,就是群众支持参与。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扩大社会参与面。俭,就是改造节俭节约。坚持有机改造、绿色改造,不大拆大建、大挖大变,能省则省、能简则简、能用则用。富,就是群众增产增收。以促进群众增收为最终落脚点,将“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延长经济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这套长效机制的建立并发挥作用,岩溪镇的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在岩溪镇落户四年来,这里的软硬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对于岩溪镇近年来的大变化,2008年落户岩溪工业园的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强深有感触。“刚来时,从镇里到工业区只有一条破旧的两车道土路相连,两车交会特别费劲。如今不仅通上了宽阔的水泥路,绿化、路灯、公园等配套设施也跟上了。有了安居乐业的环境,我们原本担心的‘招工难’问题也迎刃而解。”发展环境跟上了,产业自然兴旺。如今,海大饲料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今年预计实现产值7个亿。目前,岩溪工业区容量已扩充至3550亩,落户企业数达65家,总投资超40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企业10家。

在岩溪镇采访行将结束时,我们慕名来到被该镇群众喜称为“外滩”的江滨公园参观。行走在花团锦簇、绿树婆娑的防洪堤上,烟波浩淼的龙津溪风光尽收眼底。许多群众结束一天的劳作,或漫步绿道,或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或在慢客亭里纳凉歇息,歌声笑声此起彼伏,一派和谐优美的景致。我们相信,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实施,岩溪人民未来的生活图景一定更加美好灿烂。

记 者 张俊毅 见习记者 刘铭明 通 讯 员 陈金荣 刘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