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专栏展示> 民生工程 > 正文

解读民生工程战役:更好地保障与改善民生

来源:东南网 时间:2010-08-02
编辑:张怡 点击数: 字号:

 

□让百姓受益

民生工程战役主要包括:

1.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是实施农村住房重建,修复基础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抓好学校、医院等建设。

2.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能提前的尽量提前,确保全面按时完成。

3.抓好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包括规划福州市白马路“文化创意一条街”,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卫生、体育项目,实施校安工程完成389.5万平方米、投资额29.16亿元,在所有县、市、区中心城区建成1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在所有乡镇、城市街道建成1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在全省78个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建成邮政局所,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38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4.84万户。

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与改善民生,是为了让百姓受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五大战役”之一的民生工程战役,是“五大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外体育活动有场所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陈丹 实习生 黄斐然)

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在中小学校,校外体育活动场所明显不足,增加青少年的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势在必行。

据介绍,今年4月,省政府印发了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的相关文件,各部门开始抓紧工作:4月底前,各县(市、区)、乡镇按项目要求,落实建设用地的选址工作并提供平面效果图,逐级上报省体育局;5月上旬,省体育局组织设区市体育局及各相关单位,对各单位的选址方案逐级进行实地确认;5月下旬,完成建设项目征地规划审批和地质勘察工作;7月下旬项目开工建设;10至11月篮球架、户外健身路径、乒乓球桌安装完毕;12月上旬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目前选址工作已经完成,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按要求,每个县(市、区)中心城区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1个,具体建设标准是:建筑外观将基本一致,有统一的标志,要配备室外灯光篮球场2个,小型足球活动场1个,室外健身器材10件,室内面积1800平方米的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综合活动馆1幢。每个乡镇和城市街道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1个,具体标准是:配备室外灯光篮球场(包括300个座位的看台)1个,室外健身器材10件。

目前,我省共有81个县(市、区)中心城区,需要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共有606个乡镇、177个街道需要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这些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这将给全省青少年的校外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所有乡镇设邮局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秦荣 实习生 沈潇)

省邮政管理局提出,明年春节前,将在全省78个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建成邮政局所,以改善农村通邮条件。

据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胡道平介绍,早在2009年,我省就已对78个邮局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按照“五大战役”要求,这项工作的进度将大大提前。

胡道平说,建设资金现已落实,共分五部分,总计4108万元。每个网点的建筑面积,根据所在乡镇人口的多少被分为三种:1万人以下的,网点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1万到4万人的,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4万人以上的,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

胡道平说,78个邮政局所建成后,能更加方便当地群众用邮,满足当地农村邮政物流发展需要。这些网点还将因地制宜增加农资分销功能,方便农民购买农资。

 

省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效果图

省妇幼综合楼加紧动工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吴恩儿 实习生 李冰)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妇女儿童保健水平,省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建设力争年底动工。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1年,占地20亩,现在门诊楼的设计年门诊量是30万人,而从2007年至2009年间,该院每年的门诊量都超过了100万人,每年新生儿出生数超过1.1万,核定的728个床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施作霖高兴地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急民所盼,批准并协调了医疗保健综合楼的相关事宜。据介绍,保健综合楼设计方案已经通过,目前进入勘探阶段,争取年底动工。新楼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地下3层立体车位可停500部车辆,地上10层,其中1至5层为门诊,6至10层为产科。新大楼将和其他3栋大楼连成一片,是个统一的整体。除了药房、门诊外,该综合楼还将有婴幼儿用品店、小超市,以及咖啡屋等休闲空间。在新楼的设计上,医院充分考虑到低碳要求和减轻病人的负担,优化就诊流程,并参考不同科室的就诊量,花50多万元聘请专业公司设计科室及楼层的分布。

“在我们医院,每天有超过30个的家庭增添了新生命,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孕妇不是来看病的,她们需要开心服务,因此,我们新大楼内部装修的色调上将不是单调的白色,可能是类似粉红的孕妇们喜欢的颜色。在新楼5楼裙楼的楼顶,我们还将设置小公园,有假山、亭子,供孕妇散步。现在的门诊大楼到时将要拆除,变成一座公园……”施院长描绘出一幅美丽蓝图。灾后恢复重建: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项裕兴)

民生工程战役首战是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省委省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安排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省委常委会决定,受灾严重的三明市、南平市分别由福州市、厦门市对口支援。经省委同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对口支援南平、三明灾区方案》、《福建省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灾毁耕地复垦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公路水毁灾后修复重建意见》、《福建省水利设施灾后修复方案》、《恢复灾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和《支持工业内贸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的主要措施》。

在农村住房灾后重建方面,省政府要求各地最迟明年春节前并力争提前建成,让重建户搬入新居。我省还推出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政府补助,对一般户给予每户1万元补助,对特困户给予每户1.5万元补助,对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搬迁集中重建和受灾倒房户异地集中重建户给予每户5000元补助;规费减免,对重建户免收土地证书工本费、房屋产权证书工本费以及征地管理费、基础设施配套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受灾农户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搬迁后,旧宅基地实施复垦,新增耕地指标可在全省范围内有偿转让,所得收益用于农村住房灾后集中重建;鼓励复垦农村旧宅基地,受灾农户搬迁重建后退出的旧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每亩补助1.8万元;造福工程搬迁补助,集中重建全部列入造福工程,重建户按每人2500元的标准补助建房资金,对少数民族搬迁对象,按每人600元的标准增发补助资金。此外,在配套设施建设、保险理赔、建材供应和社会帮扶等方面,也出台优惠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在中小学校舍灾后重建方面,省政府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灾后重建工作,力争在明年5月前基本完成。目前,省级财政已安排1亿元受灾校舍重建补助资金。

在基础设施修复方面,省政府要求各地着眼于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加快推进灾后水利设施修复;采用多种方式临时恢复供电和通信,通过强化主网隐患点、加快基站建设,尽快修复电力、通信设施;在抢通受阻路段的同时,抓紧时间推进水毁公路修复重建和改造提高标准。

 

省青少年图书馆新馆内景效果图

文化设施 加快投入使用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陈丹 实习生 黄斐然)

“建成省少儿图书馆、省档案馆新馆,省广电中心要全面投入使用”……此次“五大战役”中,这些与百姓生活关系紧密的文化工程建设让人期待,这意味着群众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

◆原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位于福州市东街28号(省图书馆旧址)内,场地狭小、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定位。2008年6月,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立项,2009年3月在原址上动工。

据省图书馆副馆长郑卫光介绍,少儿馆总建筑面积为17938平方米,设计藏书量约60万册。主楼共八层,地下一层。裙楼共五层,设有报告厅、各类藏阅空间、咨询培训空间、展览交流空间。目前,少儿馆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的80%,进入二次装修设计论证阶段,预计2011年投入使用。

 

 

 

省档案馆新馆效果图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档案保存和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省档案馆旧馆在库房存档空间、活动场所、功能开发等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省档案馆新馆建设应运而生。

据省档案馆新馆建设办主任吴苏闽介绍,新馆位于福州大学城中心共享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0810平方米,地面建筑八层,地下一层。新馆于2008年11月动工,预计在2010年年底基本建成,2011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新馆建设中,最大特点是注重以人为本。环境上,突破了以往“档案馆忌水”的观念,设计了4150平方米的景观湖,环境优美。

新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窗口、社会教育基地、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中心、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社会档案寄存中心、数字档案网络共享平台、机关电子文件备份和灾难恢复中心、学术交流和文化休闲场所等八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档案馆,将从原先为政府机关、领导决策服务的封闭场所转变为开放的公众服务的平台。

◆新的省广播电视中心占地120亩,工程分为电视中心区、广播中心区、演播中心区。其中,电视中心主楼地上29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广播区与电视区可提供3000人的办公用房。演播中心楼地上4层,地下1层,局部2层,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配置1063个座位的剧场式演播厅。

据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主楼的办公用房装修还未结束,其余部分都基本完成,2010年年底能够全面投入使用。在广电技术业务系统方面,将围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逐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6.38万套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原仁开 实习生 林伯珏)

在住房保障工程方面,省里要求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38万套(其中新建廉租住房2.74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33万套、公共租赁住房7100套、限价商品住房1.6万套);另外,把棚户区改造与廉租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改造各类棚户区4.84万户(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3.88万户、林区棚户区改造2000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7600户)。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柳文定处长告诉记者,“衣食住行”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惠民利民的最大民生工程。据介绍,以建一套面积5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为例,群众可直接受益10多万元,有的还能拿到面积70至9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仅这一次,政府就要拿出数百亿元的补贴。

柳文定说,省住建厅将战役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一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中央增投廉租住房项目建设,尤其要确保第三批中央增投项目开工建设,同时高度重视租赁补贴发放工作;二是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重点是督促各地建成一批经济适用房,扩大供应范围,同时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上市交易的管理;三是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重点把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纳入统筹;四是抓好限价商品住房建设,重点抓好福州市限价商品住房建设;五是启动我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工作,城市棚户区要力争做到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重点抓好未列入中央投资补助计划的项目。

 

 

 

福州军门社区居家养老站组织志愿者为老人们表演传统曲艺

养老服务 构建体系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2日讯(本网记者 秦荣 实习生 沈潇 林淑萍)

“十一五”期间,我省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据省民政厅副厅长邱玮介绍,城市按照“一市一县一中心”的基本布局,建设一批集养老、育孤、康复、救助、优抚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县社会福利中心,同时依托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农村按照“一乡(镇)一院”的基本布局,建设一批敬老院,以“五保”集中供养为主,兼顾社会救助、社会养老等服务功能。

“今年将建设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00个,新建农村敬老院100所。”邱玮说。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用五年时间完成全省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继2009年建设18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后,今年再次将此项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再建设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

今年还计划建立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省级财政将对每个中心(站)资助6万元,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其中从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1000万元。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已经建立187个,在建313个。

早在2007年,省委、省政府就将农村敬老院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建成100所,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