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英雄热血筑丰碑

——革命后代忆先烈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1-06-20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80多年前的平和暴动打响了八闽大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正是那些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1929年,朱积垒不幸被捕牺牲,那时候他才24岁。虽然他在平和领导革命运动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但他组建武装、创建农会、领导暴动,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朱积垒继子之子、平和县九峰镇积垒村村总支书记朱少良告诉记者,“朱积垒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了同志们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斗志,直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他对革命赤胆忠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了弘扬他这种革命精神,上级部门还将他故居所在地命名为‘积垒村’。”

  其实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不仅朱积垒一个人,平和暴动主要的领导人大多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彩芹牺牲时29岁,平和暴动副总指挥罗育才牺牲时29岁,朱思牺牲时25岁,朱赞襄牺牲时26岁,曾浴沂牺牲时24岁,杨文元牺牲时24岁,叶锦章牺牲时21岁……这些革命先烈的过早离去,无不令人感到惋惜和敬仰。

  “为了革命,一个近十口人的家,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剩下我父亲和堂叔两人了。”采访中,平和暴动领导人之一陈彩芹的孙子、现为平和县委党校教师的陈金营说,“平和暴动后,漳州军阀张贞立即派军进驻平和,四次发动‘围剿’,从县城到长乐沿途烧杀抢掠,我家遭到了三次的焚烧,那时候我父亲刚出世三四天,我爷爷因为革命却无暇回家看一眼亲生儿子。为了躲避‘围剿’,我父亲被迫躲进了窑洞,后来长期流浪在外,因而得了一个‘流民’的绰号。我爷爷的两个兄弟也投身革命事业中,最后也都壮烈牺牲了。身为他们的后代,我很自豪,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概,才有了大家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青山埋忠骨,丰碑照伟业。虽然平和暴动烈士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正如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在平和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所题的词:“平和暴动的革命烈士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运动英勇奋斗而牺牲的革命精神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