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平和暴动的三个“第一”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1-06-20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平和暴动纪念馆

八闽第一枪雕塑。 陈华俐 摄

  1928年3月8日凌晨6时,一声枪响打破了平和县城的宁静,被誉为“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就此打响。这一枪因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且看——

  暴动掀起风云,威震八闽大地。1928年3月8日,以朱积垒为书记的中共平和临时县委响应中央“八七”会议号召,组织领导平和暴动,打响了福建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掀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

  弹指一挥间,平和暴动发生至今已有83年的时间,它的伟大壮举,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其深远的重大意义,也为漳州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成立“福建工农

  革命军独立第一团”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闽南,国民党平和县反动当局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10月,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进入平和,期间接见当时平和县委领导朱积垒、陈彩芹等同志,传达党中央关于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决定,指示平和县委既要开展农民运动,又要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之后12月,中共福建省临委派罗明到平和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并对平和的武装斗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武装反抗豪绅地主的压迫,进行武装斗争, 1928年2月12日,中共平和县委在秀峰举行第一区农民代表大会,决定组建工农革命第一团,推举朱积垒为团长。会后,平和县委即着手发动群众,各乡发动18至45岁的农民参加“工农自卫军”。1928年2月24日,中共平和县临委召开会议,决定“率领群众,实行暴动”,成立由朱积垒任总指挥的暴动委员会,正式成立福建省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

  “独立第一团是福建第一支具有红军雏形的工农武装。特别是,团中每百人设立一名党代表,这与1929年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中的‘连以上设党代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平和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主任石江林告诉记者,“第一团组建后迅速投入军事训练,成为此后平和暴动的主力军,并在保卫革命根据地斗争中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

  

  打响工农武装

  暴动“八闽第一枪”

  在平和县临委紧锣密鼓进行暴动前的准备之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批准了县临委举行武装暴动的报告。一场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即将爆发。

  当时,在得知国民党平和县反动当局将于1928年3月9日枪杀几位被捕代表和农民后,平和县临委和平和暴动委员会决定在3月8日发动武装暴动,拯救被捕同志。同时,研究确定分兵三路进攻县城和“声东击西,引敌出城”的作战计划。

  3月8日,朱积垒率领由福建省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团员及附近乡村农军等组成的1000余人的暴动队伍,分路向县城挺进。经过激烈的交战,暴动队伍成功攻陷县城,并顺利救出被捕代表、农民和南昌起义军伤病员。之后,为保存革命实力,和平县临委决定将队伍撤回长乐,转入山区农村,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平和暴动”。

  平和暴动给了当时国民党反动当局一个沉重打击,打响了福建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时福建临时省委高度评价了平和暴动的重要意义,称其“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福建空前的创举,是全福建工农兵平民自求解放的信号”,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在此之后,受平和暴动的影响,龙岩、永定和长汀三个地区迅速开展武装斗争,掀起了八闽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浪潮。

  

  建立“福建省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中共平和县委在领导武装斗争,实行武装割据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苏区的政权建设。

  1929年2月,平和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陈彩芹当选为主席。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军事部、宣传部、土地部、财政部、交通部、文化部等机构,辖第一、第六区革命委员会,可谓五脏俱全。同时,平和县革命委员会颁布政纲,实行红色割据,把中国工农红军平和县独立团、特务营改编为工农赤卫军平和县独立支队。

  平和县革命委员会是福建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标志着平和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此后,在平和县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平和第一区和五坎区各项苏维埃政权建立,这标志着长乐、五坎地区武装割据局面的正式形成,并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在福建革命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