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台海渊源:“身”在海峡 “根”在平和

作者:陈华俐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2-08-19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平和县是台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在台后裔达120多万人。也是台湾“阿里山神”吴凤的故乡;台湾“大陆委员会主委”赖幸媛,台湾海基会董事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台湾海基会副会长张俊宏和原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前台湾“内政部部长”、“法务部部长”叶金凤等许多台湾政要的祖籍地。全县有98个台胞祖地点,有林语堂故居、三平寺、心田宫、侯山宫、慈惠宫、五寨林氏大宗、安厚林氏家庙、霄岭黄氏大宗、九峰杨氏追来堂、大溪壶嗣吴氏宗祠和大溪江姓济阳堂等与台湾有渊源关系,其中省级涉台文物有13处,是我省涉台文物大县。这些都见证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重要历史实物,见证台湾海峡两岸血缘、神缘和史缘,见证两岸同根同宗,是联系海峡两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平和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故居位于平和县坂仔镇。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一名乡村牧师,1889年以后,林至诚在坂仔担任堂会会长。林语堂就是在坂子出生的。并在坂仔渡过了十年的童年时光。 

        坂仔林语堂故居朝东向,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砖土木结构。由四间相连呈“同”字形的小平房组成。故居前部为前厅,前厅并排左侧为一南北向厨房;前厅后是主房小阁楼,小阁楼左侧为教室。厨房与教室之间为天井,中有一口饮水井,居“同”字形中间的“口”位置,井圈用鹅卵石砌。主体建筑墙裙、墙角及架梁处用青砖砌成砖柱。山墙砖砌,内外墙面抹灰,四间平房地面都铺设红砖,主房小阁楼,约12平方米,是林语堂的出生地,顺后墙设一木楼梯上下。梁架、檩椽较为简朴单纯,前厅九檩一架梁;厨房五檩一架梁;教室十一檩一架梁,走廊前檐两木柱,下置石柱础。屋面覆板瓦,檐口出挑较浅,天井及人行甬道均是鹅卵石铺砌。林家屋舍之中,有一口水井,位置恰好是“同”字形之中那个“口”字,卵石围墙,熏石板井埕。故居边的旧礼拜堂建于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为园林式建筑,园中有大小礼拜堂各一座,又有牧师楼、圣经楼、执事房等附属建筑,园中屋宇相连,曲径通幽,后年久失修,后辟为坂仔中心小学校园。礼拜堂原建筑大都无存。 

        平和县坂仔镇是林语堂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林语堂具有浓郁的家乡情缘,故乡坂仔的自然风光、文化传统、地方方言,都是是他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学源泉。2006年6月按照原样重新修建,现存建筑法式保持近代闽南风格,列为平和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平寺
        位于平和县的千年古刹三平寺,始建于唐朝会昌5年(公元845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唐代高僧、唐宣宗皇帝敕封的“广济大师”杨义中开基之处。由于“广济大师”惩恶扬善、恩惠广济,圆寂后被民间尊奉为“三平祖师公”。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的信徒,仅在台湾地区就有50多个“三平祖师”分庙。时至今日,原籍闽南的台胞每年都要把分庙祖师公神像请到祖地平和三平寺“割香火”,以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在回乡寻根谒祖时,每每必往三平行香,祭拜三平祖师公。千百年来,三平寺香火日旺,成为众多信徒朝拜“祖师公”的朝圣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来朝圣者达60多万人次,其中台胞上万人次。
        据厦门大学历史系颜亚玉女史1993撰成的《三平史考》记载,清康雍时期由于政治上的统一,海峡两岸的各种联系加强。闽台仅一水之隔,从已开发的福建向开发中的台湾移民,自然而然,但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移民的迁徙无法大规模展开。到乾隆中期以后,随着“海禁”政策的逐步破产,移民迁徙日渐高涨,位于山区平和也不例外。台湾的山山水水,到处留下平和人的足迹,其中有被尊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雾峰林氏“三代公卿”即林文察、林朝栋、林祖密祖孙三人,还有台北平原桃园县的大溪镇也是平和县大溪镇江氏宗亲的聚居地等等。当时迁徙台湾的移民,往往将家乡的神明带去。《台湾地区的神明》的作者钟华操先生描述这一状况,他说:台湾民间在信仰方面和大陆民间尤其闽粤两省的民间信仰完全一样,是承袭大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当时因为航海设备简陋,移民渡海来台,都是驾着古老的木壳帆船,仅仅凭着往日沿海捕鱼的一点航海经验,就鼓起无比的勇气,横海东渡,当然是十分危险的,这就有赖于精神上的支撑,所以一般移民在背井离乡之初,都把家乡奉祀的神明,随身携带,冀保水陆平安。
        移民们从漳州府带去的神明有三平祖师、保生大帝、开漳圣王等。移居台湾南投县的林祖生,就随身携带有三平祖师的神像,至南投后,先是供于自宅,后因开垦工作顺利,乃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创建了三平祖师公庙。此后,祖师公庙香火盛极。每逢十一月初六日,祖师庙所在地竹山的街众,还演剧祀寿,除此之外,台南也有专门奉祀三平祖师的寺庙。其他地方,屏东、高雄等地也都有信徒。
        “三平祖师”信仰已成为联络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一个桥梁,弘扬“祖师公”爱国、爱教、爱民精神,推动“三平祖师”文化交流,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意义非凡。
        侯山宫
        位于平和县小溪镇琯溪蜜柚发源地西林村的侯山宫 ,是福建省涉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宫内有许多台胞返乡谒祖时捐赠的物品,如敬献的匾额,捐资建造的碧云室、戏台、八角形攒尖寿金炉和天公炉天井等等,无不体现了闽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之神缘。
 
        据传明正统元年(1436年),侯山李氏先贤李峤上京赴考,夜宿贡院,半夜贡院失火,峤祖得玄坛元帅托梦警示,怀抱元帅金身,安全逃离火海。为感谢救命之恩,遂将金身请回故里西山,择地红厝崙(原名西山岭)建坛奉祀,取名敦和宫。明正德三年(1508年)敦和宫迁址西山城边,更名为“侯山宫”。
        明正德九年(1514年),分居新庵社(今平和县小溪镇旧楼村)的李氏和巫氏先民从侯山宫分灵,择建“紫极宫”供奉玄坛元帅。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因山洪暴发,新庵社被水冲毁。部分先民渡台谋生。至清乾隆年间,有巫氏八兄弟从“紫极宫”带玄坛元帅的金像香火,搭木帆船涉洋过海,从台湾的鹿港登陆,寓于彰化城后建坛奉祀玄坛元帅。后由当地的“老土地公”巫长顺发动境内的善信捐资,择地彰化县溪湖镇西寮里兴建“通天宫”,香火年盛一年。清雍正年间,西山李氏第十三代孙李创渡台往南投县草屯开基。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李创父子专程回故里侯山宫奉请玄坛元帅金身及香火到南投,建“敦和宫”供奉。与李创同船返台的林姓乡亲将玄坛元帅的香火奉至台中县乌日乡“玄坛元帅庙”,后改名“玉阙朝仁宫”,设坛奉祀。在台湾各地,奉祀玄坛元帅的宫庙还有位于桃园县芦竹五福村的五福宫、台中县高西里高美路的进兴庙、台中县清水镇的寿德宫、桃园县大溪镇的仁安宫、宜兰县头城镇的镇安宫、宜兰县冬山乡的保安宫、泽安宫以及台东县台东市的玄武堂和澎湖县的天军殿。
        1988年10月28日,台湾南投县敦和宫董事长梁启和第一次率进香团33人,回祖庙侯山宫谒祖进香。礼毕,梁启和代表“敦和宫”献匾一方,上书“保佑世民”。之后又奉请玄坛元帅金身一尊返台。同年11月11日,台中县“玉阙朝仁宫”董事长傅火石率进香团35人,带来玄坛元帅金像到侯山宫进香。此后,该宫又七次组团前来侯山宫进香,并先后捐资人民币200多万元,建西林小学教学楼和添置其他设施设备,维修侯山宫。1993年4月和1999年4月,台湾彰化通天宫进香团也前后两次来侯山宫进香谒祖。通天宫的门联“通悟玄机凛冽金鞭堪伏虎,天留神德雄威铁面尽除邪”,与侯山宫的“凛冽金鞭堪伏虎,威灵铁面镇侯山”更是一脉相承。
  2008年12月5日,侯山宫举行建宫500周年活动,台湾南投、台中、宜兰、彰化、桃园、澎湖等地的侯山宫分宫信众纷纷前来参加庆典。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前来侯山宫谒祖的进香团达20多团次,信士逾千人次。
        心田宫
        心田宫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城西南十公里处的坂仔镇心田村,始建于元末,现为省级涉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中市元保宫保生大帝香火就是从这里传过去的。
        心田宫附近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崇祯五年的“赖氏家庙”,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心田宫和赖氏家庙与台中市元保宫及其周围的17庄赖氏族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数百年来联系非常密切。心田宫现有多处文字记载着台湾亲人寻根谒祖的事迹,是闽台两岸信众和赖氏宗亲深情厚谊的历史见证。
        心田赖氏后裔从第八世起就有人陆续移居台湾。有据可查的先祖多达96位,其中以台中、彰化两县最多,还有台北、南投、嘉义、台东、桃园、深水等地方都有心田赖氏宗亲居住。据载,赖氏先祖为了谋生,不畏艰险渡海到台,历尽千辛万苦,拓荒垦殖,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劳。以前的台湾被称为“瘴疠之地”,患恶疾者比比皆是。清雍正年间渡台赖氏先祖为保合族平安顺利,遂将心田宫保生大帝香火及神像奉请到台中市北区赖厝部,至乾隆45年兴建“元保宫”。从此,元保宫以大陆心田宫为母宫,择年回乡进香;回台后必以盛大队伍恭迎回銮,并绕境祈安赐福,仪式十分隆重。
        1949年后,由于客观原因,元保宫回大陆进香谒祖活动一度中断,直至1981年两岸开放往来,在台胞回乡寻根谒祖热潮推动下,才再度恢复联系。近20多年来祖地心田宫共接待台湾信士80多起,约1000多人次。其中两岸信众较大型的联谊活动有两次:第一次是1986年11月13日,心田宫重修竣工时,台湾元保宫组织进香团42人回母宫,共同举行保生大帝进火安座庆典仪式;第二次是1992年10月29日,台中市元保宫在心田元保小学捐建的“元保楼”落成,以及台湾裔孙资助的“赖氏家庙”重修竣工,两项庆典举行时,由台湾赖、罗、傅宗亲会会长赖诚吉为团长,率领台湾宗亲240人莅临参加,这次庆典进行了3昼夜,亲众多达10万人次,盛况空前。今年4月中旬又有由台中市150名赖氏台胞组成的进香团,到心田宫进香谒祖。
        如今,台湾元保宫及周围赖氏宗亲、信士与心田祖地联系日趋密切。每年都有虔诚信士和亲人回祖地或组团进香、或旅游观光、或寻根谒祖共叙亲情。也有许多团体和个人为祖地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慈惠宫
        位于山格镇米市街的大众爷庙,雅名慈惠宫,始建于南宋,富有地方宗教文化特色,其大型庙会,饮誉闽南,成为闽南侨乡著名的古迹之一。宫内有一尊被称为“大众爷”的木雕全身坐像,乌面长须,身着官服,戴有双翅的王冠。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34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据考证,1564年,戚继光率兵在清宁里汤坑(今山格镇一带)剿倭,“斩首数百级,官兵死者八十余人”。在此之前的嘉靖38年(1559年),平和人民就深受倭患之苦,“己未年二月,倭寇数千窜入清宁里东(今文峰、山格、小溪镇一带),知县王之泽率兵民抗御”(康熙版《平和县志·武功》)。因为戚家军在此剿倭,使深受倭害的民众过上太平日子,他们便将戚继光视为保护神,欲建祠祭祀,但由于连年遭遇倭寇的掳掠烧杀,生产凋敝,根本拿不出银子盖新庙,便把马溪岩改建为庙中庙,让观音退居二线,改祀大总爷戚继光为主神,神名“大总爷”(“总兵爷”的俗称),由于闽南话“大总爷”与“大众爷”谐音,久而久之便演化为大众爷庙了。 
  为了纪念抗倭名将戚家军,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九日,俗传是“大众爷生日”,其实是神像入坛的进火,都要举办“扛猪公”、“掷孤米”、“灵龟归庙”、地方戏表演、龙艺表演等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据老人说,旧时前来朝拜大众爷的船只,多时有三五百条,沿马溪排成船队,顺流直下数公里远,蔚为壮观。这一风俗从明代至今,绵延不衰。如今,来朝拜大众爷的不仅有海峡两岸信众,也有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侨。 
  据了解,大陆大众爷信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南地区。在平和县除了山格镇有大众爷庙,还有芦溪镇的碧水岩寺也是一座大众爷庙。其中山格大众爷庙是海峡西岸最负盛名的大众爷庙,不但因其庙龄长,更因其文化覆盖空间大,信众多而影响深广,全九龙江流域甚至台湾,都是山格大众爷文化的覆盖区。 而在台湾大众爷庙更可谓星罗棋布,如台北县有新庄地藏庵(大众爷庙)、八里大众爷庙、板桥大众爷庙、彰化鹿港的威灵庙,台湾南投竹山地区也有很多的大众爷庙。 
  据庙祝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来自台北县新庄的香客回乡朝拜祖庙时,他告诉庙祝:台北县新庄市地藏庵(大众爷庙)是从平和山格大众爷庙分香的,其神祇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化身。这位香客为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还以新庄大众爷庙相传数百年的一个习俗为佐证:每年五月初一新庄大众爷诞辰日(实际是分香进火日),大众爷绕境出巡时,庙中法师都要向沿途善男信女分发烙有大众爷符印的咸光饼赐福平安。咸光饼是戚继光当年为方便行军作战发明的,这在明末版的《福州府志》上有记载。 
  近年来,慈惠宫已成为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回祖国大陆参观朝拜的一个新热点。到山格慈惠宫大众爷庙寻找祖庙分灵和进香的信众越来越多,据慈惠宫管委会会长吴青海介绍:每年举办“大众爷民俗节”活动,前来参加活动的台胞有两三百人。1991年慈惠宫重修时,不少台胞为了表达他们不忘祖宗,不忘家乡的情怀,踊跃捐款筹建。
  五寨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位于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992年重修,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29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由门楼前厅、两侧走廊和正堂组成。门楼前有大坪和戏台。门楼和正堂均为面阔3间加左右耳房,悬山顶,木构梁架。门楼进深1间,草架,明间为抬梁式,五架梁前对单步梁用三柱。两侧走廊为七檩卷棚式。正堂进深十七檩。明间梁架为悬山顶抬梁式,五梁架对前后三步梁前带二步廊用三柱,其檐柱、金柱、老檐柱均为八角菱形石柱。梁枋和瓜拱上残存众多精美的彩绘图画,梁架木雕精细。正堂和门楼前厅挂有同治二年“四代一品”、同治三年“太子少保”、雍正年间“文魁”等众多牌匾。前厅门窗以镂空图案组成。门楼两侧各有一只青石抱鼓,塑有人物浮雕。戏台左侧竖有两夹旗杆石。五寨林氏家庙1985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寨林氏始祖林子慕于元末自漳浦鹭下迁居五寨埔坪村。清代中期已成为五寨旺族。有乾隆举人林长蕃;乾隆进士、抚威将军林永遇等。
  传裔孙十四世林石,于乾隆十九年渡台,居台中大里村。至今在台已传十一代,人口众多,成为全台有名的雾峰林家。在台湾建培远堂一座。十八世林文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其子林朝栋光绪十年(1884)于基隆大败法军,以战功钦加二品衔,后为抚垦局长。林朝栋第三子林祖密迁居厦门鼓浪屿。追随孙中山,任闽南军司令,陆军少将。大元帅府参军兼侍从武官,大本营参议等。
  近年来,台湾雾峰林家后代又曾多次到五寨祭祖省亲。其中有林祖密第六子林正利,台中林氏董事会会长林钦浓等,往来频繁,并捐修了林氏大宗。
  安厚林氏家庙
  安厚林氏家庙位于平和县安厚镇龙头村与美峰村之间的中心地段,坐东南向西北。始建于明嘉靖乙未年(1535),清代及民国多次重修。1999年由迁台裔孙林旺松出资重修,维修按旧址的平面格局,基本保存了清代石构件。
  宗祠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约计382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家庙作四方形“四点金”格局,两进悬山顶燕尾脊式建筑。主体面阔三间,前厅为仪门作法,明间内凹,进深一间,主堂进深三间;中部为水泥面天井,两侧设过水廊房相连。山墙砖砌,墙裙制安素面花岗岩条石,内外墙面抹灰,绘于壁画。前厅前廊甬道条石铺地,宗祠室内铺设红砖。前厅前廊隔墙墙裙制安素面花岗岩条石,次间墙裙下置波纹剔雕硅脚石;明间为双开板门,大门两侧制安四扇木件彩绘隔扇窗,门前有门墩一对。前厅、主堂金柱均为花岗岩石柱墩接木柱,主堂金柱下置石柱础,雕工精细,为素面瓜楞形束腰圆柱础。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拱为扁束拱,坐斗为瓜斗,拱斗为方斗。前厅五檩两架梁,主堂架九檩,进深第二间两架梁;过水廊房七架檩;梁架间制安透雕或剔雕的人物、花草纹、香草龙纹花板和雀替装饰较为繁缛。前厅和主堂的内外檐装修均在襻间制安斗拱。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较深,举折曲线柔和;正脊为燕尾脊,正脊脊堵内剪粘花草脊饰。正堂上悬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和1986年及2000年的“长发其祥”、“进士”、“博士”等多方匾额。
  龙峰头林氏裔孙尤其以迁居台湾最多。明清时期,林氏裔孙便陆续向外寻求发展,不少人定居于东南亚各国,更有不少人移居台湾,在台湾垦荒辟土,林氏族谱有详细的记载:明嘉靖丙午年开始,第六世林君仕,七世元奎、完奎、芳春兄弟,第八世林五等,就不断入台定居,早期入台者主要居住在台湾淡水。十二世到十五世,则主要定居于宜兰的甲子兰。并由此而分衍台湾各地,建立了无数血缘聚落,成为台湾宜兰、南投、淡水、鸡笼、等地的林氏始祖,并以家乡祖祠模样建起了林氏祖祠。兼之二、三、四房迁台裔孙二百余人,总数五百人左右。现已繁衍了18000多人。人口甚至比祖地为多。近二十年来,其后裔林义杰、林树生、林旺松,曾二十多次回家乡寻根谒祖,来往不绝。此外,龙峰头林氏裔孙,原藉台湾宜兰,八十年代初回到大陆的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多次回到龙峰头拜谒祖先。
  霄岭黄氏大宗
  霄岭黄氏大宗,又叫上公祖庙,位于平和县国强乡乾岭村,始建于顺治十四年。康熙十四年,族人黄黄降清,黄氏大宗被郑经部将毁于平地,康熙十六年清政府拨款重新修建。一九八八年,霄岭黄氏第十九世孙的台北市黄凤仪先生及霄岭宗亲共同捐资修建。同年十一月被平和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霄岭黄氏大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宽15米,纵深30米。由以门楼,中堂,后堂组成。北高南低,高差1,20米。大宗悬山项,燕尾脊,脊堵及规带上堆贴双龙抢珠,花卉剪瓷雕。外墙素面石墙裙,青砖精砌墙。门楼深一间,作凹窝式,柜台脚,麒麟堵,竖石窗,青石旋纹门鼓。门厅宽三间,深三柱,五架梁,中堂石柱雕凤凰牡丹,双柱之间悬“带励贞风”“天南屏捍”匾。后堂深四柱,前立高浮雕龙柱,作七架梁,四叠斗,卧狮和瓜形坐斗,通随束随全部蜍透雕,正堂两边悬有清顺治帝赐匾“太子太保”、“勋高九锡”二匾:大宗还按照风水的说法,在前面设有七口水塘,按七星布阵,名曰“七星坠地”。大宗正堂中设祖公龛,供奉霄岭开基祖均德和黄氏历代列祖列宗的神主位,其中包括黄歇、黄峭及三位夫人等。
  霄岭黄姓始祖为邵武黄峭公与吴夫人所生第四子化公这一支系,黄化传念八朗,念八朗的第二子,先是开基平和国强西洋,第三世才移居国强霄岭,霄岭黄姓十世黄梧,海澄公,太子太保,康熙间福建水师提督黄芳世,江南京口总兵黄芳泰、湖广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黄仕简,乾隆间江西狼山镇总兵黄秉淳,温州总兵黄嘉谟,德州总兵黄庆春等。十世黄梧原先是郑成功部下的一名抗清护明的将领。后归降大清,被顺治帝诏封为海澄公。
  根据霄岭黄氏族谱记载,霄岭黄姓一个支系从霄岭移居平和安厚大经,然后再移居台湾,居台北,宜兰,和故乡保持有联系,留居霄岭的黄氏再传至第十五世孙黄开懋,于光绪三年渡海到台湾,落籍于台中西屯区的牛埔仔埔。霄岭第十二世黄世集,世就,世暖三兄弟也移居台湾,定居台北,后裔也曾回乡寻根谒祖。
  九峰杨氏追来堂
  杨氏宗祠——追来堂,坐落于平和县九峰镇杨厝坪,供奉杨厝坪杨氏始祖念三公及其下三世神位。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扩建于清雍正戊申年(1728)。历史上经清雍正戊申年(1728)扩建,乾隆壬戍年(1742)、光绪年间(约1880)、1985年和2000年等五次维修,现存建筑法式保持清代风格。
  宗祠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计1876平方米。建筑面积458平方米,前为半圆形水池和宽阔的庭埕,埕以鹅卵石铺地。山墙砖砌,墙裙制安素面条石,下置卷草纹硅脚石。明间为双开板门,大门两侧青砖砌墙,成网格图纹,上制安透雕石窗花和石栅栏窗。门前有人物、动物、花草浮雕集一身的抱鼓石一对。门楣上方书写“杨氏宗祠”,两侧各镶嵌乾隆年间的“龙凤呈祥”景德镇彩瓷一幅。内墙面抹灰。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大门外观如六柱三楼式牌坊,次间,稍间均以青砖精砌几何连续图案,青石雌虎窗,青石高浮雕旋纹门鼓,内侧为三开间门厅,进深一间;六方形石廊柱,四架檩,卷棚顶,天井墁花岗岩石板。前厅进深二间;主堂进深三间。前厅九檩三架梁,主堂架十五檩,进深第二间三架梁;过水廊道五架檩;梁架间制安透雕或剔雕的花草纹、香草龙纹花板,保留梁架彩画,色彩鲜艳,装饰较为繁缛。主堂金柱均为花岗岩石柱墩接木柱,下置石柱础;柱础雕工精细,有剔雕花鸟纹束腰方形柱础、浮雕杂宝走兽纹束腰八角形柱础和素面瓜楞形束腰圆柱础等形制。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拱为肥束拱,坐斗有花篮斗、瓜斗上为莲花方形雕花斗等形制,方斗开海棠线,是为梅花斗;前厅和主堂的内外檐装修均在襻间制安斗拱。宗祠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较深,举折曲线柔和;正脊为燕尾脊,正脊脊堵内剪粘花草脊饰,工艺也较为细腻。天井均以花岗岩条石铺墁,室内铺墁八角菱形红砖及方形红砖。主堂天井两侧设过水廊坊相连。宗祠前厅铺以,主堂铺以方形红砖。祠中还保存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碑记等。
  杨氏始祖念三公,于明朝洪武年间(约1390)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腾龙至此。以为福地,遂筑宅。明嘉靖年间改建为“福山祠”。清雍正戊申年(1728),扩建定名为“追来堂”。清乾隆壬戍年(1742)升高门楼,成三落龙岽双龙抢珠,为两落一门楼、二天井、两厢护厝,前大埕、半圆形水池,后花台、半圆形围厝。护厝左右各有两个四角形小埕。太平天国后期,前厅、主堂毁于大火,唯门楼幸存。清光绪年间(约1880),杨氏先祖按原貌重建前厅、主堂。
  追来堂自杨氏始祖念三公至此开基,至今已传23代,居本地者约有7000余人。自清康熙、乾隆至民国年间,有约计39人迁徙台湾,现有裔孙4000余人,主要居住于台湾省台北、高雄、台中、屏东、云林、台南等县市。现有联系及回乡谒祖者近百人,并为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捐助款,包括资助修缮追来堂宗祠等。
  大溪壶嗣吴氏宗祠     
  平和大溪壶嗣吴氏始祖文应公原住居漳浦沿海,兄弟三人(文科、文举)带小麦种,各择地而居。明洪武四年(1371),文应几经周折,游移至后徐(今壶嗣村)择地定居,现已繁衍成拥有五万多人的大族。
  吴氏宗祠报本堂在平和县大溪镇后时(壶嗣)村东面,坐西北向东南,背倚村落,面向田野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宗祠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奉祀吴氏始祖吴文应及其下五世神位,主堂次间供奉第十三世孙“阿里山神”吴凤。宗祠经民国十六年(1927)和1986年、1995年三次维修,现存建筑法式保持清代风格。
  宗祠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计1200平方米。两进悬山顶燕尾脊式建筑。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前厅为仪门作法,明间内凹,进深一间,主堂进深三间;主体建筑中部为天井,以花岗岩条石铺墁,两侧设过水廊房相连。宗祠前有大埕和照壁,大埕同样以花岗岩条石铺地。山墙砖砌,墙裙制安素面花岗岩条石,墙身以青砖贴面,内墙面抹灰。前厅前廊甬道条石铺地,宗祠室内铺设红砖。前厅前廊墙裙制安素面条石,下置卷草纹柜台脚;明间为双开板门,大门两侧制安透雕香草龙纹圆窗,门前有抱鼓石一对。前厅、主堂金柱均为花岗岩石柱墩接木柱,下置石柱础;柱础雕工精细,有剔雕花鸟纹束腰圆鼓式柱础、浮雕杂宝走兽纹束腰八角形柱础和素面瓜楞形束腰圆柱础等形制。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拱为肥束拱,坐斗有狮象斗、花篮斗、瓜斗上为莲花方形雕花斗等形制,方斗开海棠线,是为梅花斗;前厅九檩两架梁,主堂架十三檩,进深第二间两架梁;过水廊房四架檩,为卷棚式作法;梁架间制安透雕或剔雕的花草纹、香草龙纹花板,保留梁架彩画,色彩鲜艳,装饰较为繁缛。前厅前廊明间做四组垂柱,柱头为莲花状;前厅和主堂的内外檐装修均在襻间制安斗拱。宗祠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较深,举折曲线柔和;正脊为燕尾脊,正脊脊堵内剪粘花草脊饰,工艺也较为细腻。祠中庑廊中立有清乾隆间“育才社碑记”。报本堂主殿次间供奉吴文应第十三代孙吴凤的神位和画像。宗祠左前方辟有“吴凤史迹陈列馆”。
  吴凤,字元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十八日出生于平和县乌石社(今大溪镇壶嗣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随父吴珠迁台,后任理蕃通事48年,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大团结,深受人民的爱戴,更为台湾人民所敬仰。为协和民族,革除台湾同胞相传数千年杀人祭神的恶习,舍生取义,殉职成仁。台湾同胞尊他为“阿里山神”,兴立“吴凤庙”,又称“阿里山忠王祠”,建庙奉祀。1953年“吴凤庙”重修时,蒋介石先生特颁“舍生取义”横匾。1982年兴建嘉义“吴凤纪念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壶嗣吴氏举行祭祖仪式;农历八月初十日要举行纪念吴凤活动。台湾也在这两个日子举行相似的传统风俗文化活动纪念先辈英贤。
    
  大溪江姓济阳堂
  平和县大溪镇的江寨,位于平和县南部,与诏安县、云霄县相毗鄰,是江氏的聚居地,大溪江氏宗亲现在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江寨、赤坑和溪口三个村,其中江寨村就有5000人,都属客家人。宋末,江氏第一百一十世孙万里、万载、万倾三兄弟入闽。明初万倾第四世孙百十三郎开基平和。百十三郎生五子,分衍平和、南靖,其中第五子肇元开基平和大溪江寨。之后瓜瓞连绵,江万三(敦敏公)传衍成为元昌支派、江万四(毓敏公)传衍济昌支派。济昌龙派较早发达,始于康熙甲寅年(公元1674)在榕林村建造济阳堂;万昌一脉亦于康熙乙酉年(公元1705)在淮阳楼建造了泰堂。到了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聚居江寨的江肇元千五公后裔再联合建造了公祠梦笔堂”,俗称大宗。
  江寨三座祠堂中,年代最早的济阳堂,供奉江寨江氏开基始祖江肇元及其下世列祖神位。自康熙始建后,历史上又有三次维修,至1967年坍塌损毁,1992年在原址上按当地传统做法重建。
  宗祠坐西向东,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历史上有三次维修,1967年坍塌损毁,1992年在原址上按当地传统做法重建,现宗祠保存有清代柱础,梁架法式仿清代风格。宗祠占地面积约计1289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为两进悬山顶燕尾脊式建筑。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前厅为仪门作法,明间内凹,进深一间,主堂进深三间;主体建筑中部为天井,以花岗岩条石铺墁,两侧设过水廊房相连。宗祠前有大埕,以卵石铺地,下埕保留石旗杆三座。山墙砖砌,墙裙制安素面花岗岩条石,内外墙面抹灰。前厅前廊甬道条石铺地,宗祠室内铺墁水磨地砖。前厅前廊隔墙墙裙制安素面条石,下置卷草纹硅脚石;明间为双开板门,大门两侧制安四抹头隔扇窗,门前有门墩一对。前厅、主堂金柱均为木柱,下置石柱础。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拱为扁束拱,坐斗为瓜斗,方斗开海棠线,是为梅花斗;前厅九檩两架梁,主堂架十三檩,进深第二间两架梁;过水廊房四架檩;梁架间制安透雕或剔雕的花草纹、香草龙纹花板和雀替装饰较为繁缛。前厅前廊明间做四组垂柱,柱头为莲花状;前厅和主堂的内外檐装修均在襻间制安斗拱。宗祠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较深,举折曲线柔和;正脊为燕尾脊,正脊脊堵内剪粘花草脊饰。
  据传,明末清初,济阳堂先后有文魁、进士、举人出现,受皇恩、赐军田。济阳堂功名多以文爵为主,故以“文、仁、礼”存留后世。宗祠内对联就有“大启千门惠泽仁风容驷马,广储业案宏词博学赐金鱼”;“唯唯诺诺一门联圭组缨,郁郁斌斌千载汇文章礼乐”;“北承帝阙”、“南斗文光”等。
  据江氏族谱记载:乾隆初年,江肇元的第十四世孙巽、湘,相携迁台湾彰化县燕务下堡即今彰化大村乡、员林镇一带。巽取号巽王,湘取号子澄。因此,有些族谱称他们为为“巽王公”、“子澄公”也有称“江雄公”、“江潜公”。巽卒于乾隆二十六年,灵柩从基隆港上船运回平和大溪安葬。一九四九年前,江巽的后裔常派人回祖家祭祖谒灵。除此以外,乾隆中期从江寨迁台的还有:士印、士香、士根三兄弟,开基桃园县大溪溪畔。当时在桃园大溪一带开垦的漳州府平和县人士很多,后来成为平和移民最集中的一个乡村。在这之后,江寨裔孙调、欣、艾、劲、星、创、朝雪等也先后迁台,开基于台北板桥、台中西屯等地。海峡两岸的江肇元派下裔孙,都以济阳为堂号,共祀江肇元始祖。把江肇元当年在大溪的发祥地,称为鸿江,他居住的楼寨,称鸿江寨,后人简称江寨。江寨江姓在台湾彰化等传衍的后裔子孙,也以鸿江为荣,称鸿溪衍派江氏。1992年,台湾彰化宗亲江荣基、江世凯捐修了祖祠济阳堂,使其重新恢复了历史原貌。2006年5月22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也专程回到了大溪江寨村寻根谒祖。
  九峰曾氏庙雍睦堂
  平和曾氏家庙,堂号“雍睦堂”,地处省级文化古镇——平和县九峰镇中心西大街,背靠文廟左侧,面向大尖山,坐南向北。家庙始建于明朝中叶,历代亦有重修。1993年,由平和曾氏渊源研究会以及旅居香港,台湾的宗亲再次筹资重修。
  曾氏祖廟建筑总面积300平方米。石砖木结构。全建筑以门厅,庑廊,正堂组成。家廟硬山顶,燕尾脊,脊顶,脊堵,规带饰双龙,戏文剪瓷雕。外墙素面石墙裙。腰堵以上青砖精砌,正面明间内收,作凹窝式,两旁各有一侧门,大门两边青石抱鼓石,石枋木头斗挑檐,前檐悬木透雕倒吊莲花柱。门厅深一柱,三架梁。庑廊宽二柱,两侧挂石刻修建祖廟捐资芳名榜和历代宗贤名人画像。正堂深正堂深四柱,石柱承重,五架梁,两根石柱刻联:“沂水千年远贯通道经宗风依然可接;金钗一脉真分支衍派和气自此生光”。明间正中设祖公龛。龛顶悬挂还有平和置县治第一位举人曾万选公的“邑捷开先”匾,民国时期的曾力民中将;曾祥庭少将,曾国光少将、曾梦华少将的“将军匾”,以及“文武世家”三进士金匾,“五代同堂”、“文魁”、“武魁”、“亚魁”,等十多方牌匾。
  九峰为平和曾氏的主要聚居地,也与台湾众多曾氏一脉相传。康熙间有曾天井、曾天岭移居台湾淡水,后迁南港,新店,宜兰。康熙年间曾可试,日旺,日寿,日柱、世怀、光齐等迁徙台湾嘉义,并曾建有曾氏祠堂。之后众多曾氏子孙不同时期迁居台湾各地定居,乾隆年间又有曾文读,文凿兄弟、曾渊生、毓铁、文回、仲兴等入台垦殖。至今在台湾的平和曾氏后裔有上万人之多,遍布台湾全省各地。他们世代不忘桑梓乡亲之情,经常回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