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一中校史
平和一中前身是平和私立东溪初级中学、私立双十初级中学、私立文成初级中学、私立大诚中学和私立新民中学。
1927年春,平和地方贤达谈克谐、张腾万、庄指松、周耕民和张向荣等人捐资倡办“私立东溪初级中学”,校址在中山公园左侧,同年破土动工兴建校舍,1929年10月校舍落成招生近百名。1929年10月4日,与中山公园同时举行揭碑典礼。
1937年10月,厦门私立双十初级中学迁入平和琯溪镇,借用私立东溪初级中学校舍,招收平和及闽南沿海各地学生入学。1939年11月,成立新校董事会,划原东溪初中校产为双十初中使用,改校名为私立双十初级中学,省府派赖德渊为校长。
1946年6月,双十初中奉命迁回厦门。原双十初中校董卢祖泽等14人,组建校董会,成立平和县私立文成初级中学。
1944年,香港私立大诚中学创办人赖文清,通过平和县国民党党部的帮助,成立大诚中学平和分校筹备会。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诚中学由永定迁入平和琯溪西山李氏祖庙(现校址),就地招收高一学生50名。1948年更名为平和县立大诚中学。
1949年9月17日,平和和平解放。10月4日,文成初中与大诚中学合并,改校名为新民中学。1953年元月7日,新民中学改为公办,称平和中学,省府定为省、地区重点支持的山老区完全中学。1954年春,正式定名为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始建立中共平和一中支部。60届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同学百分百考取各类大专院校,学校为高校输送一大批拔尖人才。
1966年5月后,“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69年,平和一中划归城关公社管辖,更名为“城关中学”。1969年春,学校又开始招生,共“五连十六个排”,学生数721人。
1977年,复称“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并列为省重点中学。1984年9月,恢复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1986年,省府从各大学抽调一批教师到平和、平和一中扶贫支教,指导教学工作。1992年冬,征地32、68亩,兴建体育运动场,校园面积增至70亩。1993年11月,实现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并荣获省“文明学校”称号。1994年10月8日,平和一中隆重举行建校六十五周年校庆,学子云集,盛况空前。
2000年4月,中共平和一中总支部委员成立,下分文科、理科、后勤、离退休四个党支部,党员教师95人。2005年元月,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平和一中“花园式学校”称号,并通过省级“二级达标”复查。1997年4月创办“业余党校”,发展党员79人(学生50人)。校田径运动会年年召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2004年底,校园面积70亩,绿化面积10亩;学校总建筑面积30103平方米。2004年教学班48个,学生总数3152人,在职教职工212人,离退休教职工95人。
七十多年来,平和一中从几所私立学校发展为省级“文明学校”,省重点中学“二级达标”学校,省级“花园式”学校,是平和的最高学府,人才的摇篮。特别是近十年来,平和一中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与时俱进,为平和县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