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赋能“助”养老: 十七部门联动 织密农村幸福保障网
本报讯(陈小平林冠雄)近年来,我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精准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创新打造“聚势赋能”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推动医疗、适老、文教等核心资源向村级幸福院精准下沉,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服务。
近日,记者在心田村幸福院现场看到,院内洋溢着暖意,78岁的赖大爷正舒适地坐在诊疗椅上,村医赖医生手持听诊器,专注地为他检查身体。赖大爷脸上挂满了笑意,不住地夸赞道:“现在的养老服务真是贴心啊,我们这些老人有福了!”
这温馨一幕,正是我县推进医疗服务下沉的生动缩影。如今,健康监测、慢病管理等基础医疗服务已前移到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筑起了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有“医”靠,生活更舒心,走进心田村幸福院的“残联爱心服务驿站”,轮椅、助行器、拐杖等适老辅助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随时可供有需要的老人使用。副镇长何浩田介绍,这些器具都是免费供村里老人登记借用的,此外,对有需求购买辅具的残疾人,向残联申请还有补贴,从无障碍通道改造到防滑地面处理,一系列助残适老化改造从细节入手,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养老服务充满人文关怀。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精神需求同样被重视,在山格村老年开放大学,声乐课堂上歌声悠扬,太极拳班里老人们精神矍铄。山格村老年学员林钟辉开心地说道:“自从来这儿上课,我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每天有事做、有伴儿聊,生活充实很多,再也不会觉得孤单枯燥。”据悉,近年来山格村老年开放大学已服务老年人近1200人次,课程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他们学到了新知识,结交了新朋友,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从医疗保障到生活帮扶,再到精神文明,这张农村养老“幸福网”何以织得密、织得实?关键在于“联动”二字。“农村养老不是单打独斗,必须汇聚各方力量。”平和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赖敏玲介绍:“我县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起由民政局牵头,十七个部门参与的养老服务联动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信息共享、难题会商等方式,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各项资源精准对接需求,高效下沉到基层。”
从“健康守护”到“生活帮扶”,再到“精神滋养”,我县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与资源精准下沉,构建了覆盖广泛、服务优质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聚势赋能助养老”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县用心守护“夕阳红”的生动实践。未来,我县将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深化联动机制,让农村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