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焕新颜 霞寨镇寨里村以“守脉修旧”激活传统村落生命力
霞寨镇寨里村是福建省第三批传统村落,获得2025年传统村落重点改善提升项目补助,寨里村立足于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坚守“修旧如旧、形神兼备、活用为要”原则,以整体脉络为纲、分类施策为要,原真传承为基,实现传统建筑与古村风貌、现代需求的深度融合。

脉络先行
锚定整体,精准嵌入村落肌理
寨里村始终以古村落整体格局为前提,系统梳理村落肌理、空间尺度及建筑集群关联,精准锚定待修缮的传统建筑在整体格局中的功能定位,明确风貌适配标准,优先选取保护价值高、利用潜力大的传统建筑作为修缮重点,践行“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高效原则,既集中资源筑牢古村落保护核心,又避免孤立修缮、盲目投入破坏古村落原生整体性,实现保护成效与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分类施策
精准适配,赋能多元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性与风貌特征,差异化制定修缮方案,让每一处建筑都精准对接古村落整体发展。对六角厅这种承载独特工艺和文脉记忆的标志性建筑,以“原汁原味还原”为核心,精准复刻其传统形制、构造细节与特色工艺,守住古村建筑的“风貌标杆”;对村委楼这类公共服务建筑,坚持“修缮提质+功能扩容”双并重,在保留建筑主体风貌与村落格调适配的基础上,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完善设施配套,使其更好承接办公议事、便民服务等需求;对东、西、南门连片民居建筑,聚焦“风貌统一、适度提升”,统一屋顶、外墙的传统风貌基调,同步解决屋面渗漏、构件腐朽等实际问题,既避免风貌杂乱,又满足村民居住舒适需求。

修旧融脉
坚守原真,延续古村风貌基因
为守住古村风貌根脉,寨里村严格恪守“以旧修旧”的原则。优先选用与村落传统风貌一致的本土材料,沿用符合地域特色的工艺,确保建筑风貌与村落整体格调统一。同时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同提升,对兴宗堂周边的民房按传统样式同步修复,清理巷道沟渠杂物、保留原生绿植,优化建筑与巷道、植被的衔接关系,让建筑自然融入整体村落肌理,延续古村落的历史脉络。
寨里村以“守脉络、分类修、保原真”为核心实践,让古村落挣脱时光褪色的桎梏,重新焕新颜,既留住了乡愁记忆,更激活了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