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日报】两条祖训,藏着“回家”的期盼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连日来,这条镌刻在平和赖氏家庙石碑上的祖训在海峡两岸引发热议。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祖训——“漳州府诏安县五都坑内堡礁头社礁头村”,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在台湾台南市佳里区黄厝家喻户晓。
两条祖训,一热一冷——
一条祖训带着“罪逆天”等字眼,体现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平和心田村是“心田赖氏”的发祥地,目前在台湾的赖氏宗亲总计近10万人,且每年都会有人返回祖庙祭祖。近日,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赖瀚钟喊话赖清德:“台湾赖氏的根就在大陆。不承认祖宗,不承认祖国,就是逆天之罪。”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表示,任何妄图分裂国家、背叛民族的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另一条祖训则由六个地名构成,不带“温度”,乍一读还有些拗口,甚至没有“训”的味道。近日,在漳台商黄文广披露了这条祖训的来历。
“漳州府诏安县五都坑内堡礁头社礁头村”,祖训中这六个地名,指向的就是黄文广的祖籍地。据他讲述,清朝康熙年间,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后,黄氏先人渡海赴台,定居在台南黄厝一带。从那时起,就有了这句话。这条祖训没有刻石立碑,仅凭口耳相传,传到黄文广这一辈,已历经九代、两百余年。“长辈总说,黄氏子孙都要知道大陆的祖厝在哪,根不能断。”在黄文广的记忆里,幼年时,村里的长辈总爱提问孩子们“你从哪里来”,哪家的孩子能脱口而出这六个地名,就会得到长辈的赞许,“久而久之,大家像口头禅一样把家的方位牢牢记在心里。”这句祖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代代相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5年,黄文广随寻亲团抵达漳州。凭借这句祖祖辈辈相传的回家“密码”,在东山找到了根。由于区划调整,“漳州府诏安县五都坑内堡礁头社礁头村”现为“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礁头村”。正当同行人员还在讨论祖籍地是否准确时,走进黄氏家庙的黄文广一下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斩钉截铁地说:“不用翻族谱了,房梁的雕花、墙壁的图画和台南老家黄氏家庙的一模一样。”大家抬头仰望,不少人瞬间热泪盈眶,那份熟悉感一下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临走前,黄文广特意在家庙旁挖了一瓶故乡的泥土带往台湾,将这份对“根”的思念,化作具体的信物,烙印在心中。
寻根带来的感动,化作扎根大陆的决心。2008年,黄文广在南靖县创办漳州天绿咖啡食品有限公司,种下上万棵咖啡树,建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南坑咖啡”生态园区。“十四五”期间,在“农林22条措施”的加持下,台商在大陆从事农业迎来好机遇。黄文广不仅自己种下咖啡树,还带动当地农民一起种植,推动台湾咖啡种植技术与大陆农业资源融合,并借助漳台咖啡文化节等平台,搭建两岸农业交流桥梁。
“漳州府诏安县五都坑内堡礁头社礁头村”,这句祖训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台湾同胞对“归家”的渴望。现在,黄文广将这个祖训传给了儿子和孙辈,他也会像当年村里的长辈一样,不时考一考孩子们,期待晚辈们永远记住回家的“密码”,永远记得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