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608期>正文

茶  香

作者:⊙石映芳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10月06日

盛夏,一帮同学相约在高峰谷相聚。

骄阳似火。午休后,我们才各自驱车到高峰谷景区汇合。当我们坐上观光车向高峰谷深处驶去时,立即陷入清凉山风的怀抱,夏日的酷热与暑气顷刻间被吹散得无影无踪。

一口气逛完了所有景点,已是傍晚时分,大家饥肠辘辘地奔向餐厅。这里真是茶的世界,不仅有满山的茶叶,就连餐厅也叫茶餐厅,除了农家菜,还有茶系列特色菜,如招牌茶香鸡、奇兰茶炒溪虾、茶籽熏烟鹅。奇兰的茶香沁入搭配的食材里,别具风味。

饭后最惬意莫过于来盏好茶,我们决定回入住的桃源居泡茶聊天。桃源居是新开发的住宿酒店,离茶餐厅只有一小段路,我们便说说笑笑地散步着回去了。

走进入住的院子,大家就忙着烧水洗茶具,准备泡茶。“这么久没见面,难得今天相聚,应该把酒言欢才是,尽叫大家喝茶,好像不对哦。还是叫些烧烤来配……”“不不不,还是喝茶好,天气这么热,还是茶清凉解渴呀。”赖老师声如洪钟,笑着打断了我的话,几个同学也随声附和。

是呢,酒也许与冬天更配,而茶则四季皆宜。春天,啜饮新焙的春茶,只觉得喉间回甘里藏着半阕未唱完的山歌,眼前似有粉白的山茶花迎风摇曳;夏天,茶香中裹挟着丝丝缕缕的清新草木气息,瞬间将人拉进绿意盎然的山林;秋天,硕果累累,尝佳果,品香茗,品的是不尽的人生况味;冬天,寒夜客来茶当酒,暖胃也暖心。

很快开水腾起了袅袅热气,茶桌上放着刘总送的上好春茶,包装十分精致,上面写着“天泉道”的字样。我撕开包装,把茶叶放入茶壶里。那茶叶条索紧结、肥硕,有白毫,一看就是品相极佳的好茶。高悬壶,将沸水注入杯中,只见茶叶如初绽的花朵缓缓舒展开来,上下浮动。它们舒展的姿态像极了采茶姑娘采茶时起伏的柔软脊背。凝眸处,但见茶壶里,奇兰的银毫在光影中抖落山雾,杯底渐渐浮出整座茶山的倒影。高峰谷的春天就浓缩在这一杯茶水之中,茶香四溢,盈满小院。

赖老师和几个同学都啧啧称赞奇兰茶的独特香味。说来也巧,他们居然也带茶叶来了:蔡同学带来他爱喝的铁观音,黄同学带来华安的苦丁茶,而赖老师带来的竟是光泽红茶。“赖老师,您这茶是谁进贡的?”我疑惑地打趣道。“你们可别忘了,师母是哪里人,这可是我那九十多岁的老丈人从光泽寄过来的好茶呢!我被你们的师母同化了,特别爱喝这种红茶。”赖老师一脸幸福地答道。蔡同学的老妈娘家在安溪,是种茶大户,家里有喝不完的铁观音。黄同学带来的苦丁茶,据说是他们那里珍贵的茶种,清热养肝的效果特好。接着我轮番把这几种茶都泡了一遍。我总觉得白芽奇兰最好喝,虽然他们当中个别人喝得还不是很习惯,但也都一致认为白芽奇兰的茶香最浓郁,最有回味的余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喝一方茶。味蕾的记忆总是与风土情感息息相关,每种食品总被烙上了深深的故乡烙印。像我,从工作后就开始喝家乡的茶,已有了很大的茶瘾,几日不喝,便会揪心肝地想念奇兰的茶香。

“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林语堂将饮茶提升至哲学高度,比喻茶味便是人生,需经历沉淀方能体味真谛。鲜有孩童和少年爱喝茶‌,他们很难静下心品味茶的幽香与回甘。“诗酒趁年华”,年少的意气风发与酒的浓烈最相配,而茶,应是中老年的心头之爱‌。尝尽了生活的苦与乐,历经世事沧桑后,人生开始变得通透豁达,如同茶色一般甘洌清澈,凡事不再纠结,清风自来。

半个甲子的相聚,岁月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沧桑的印记。我们心目中的男神——赖老师,虽然还是那么高大俊朗,神采飞扬,但也已两鬓斑白。人生最难得的是久别重逢,一段回忆茶一杯。在袅袅的茶香里,重温青春时光,邂逅一场清欢,与往事牵手,和灵魂对话,与时光和解,远方就在眼前。

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夜已渐深。赖老师感慨地对我们说道:“同学们哪,下一次五年后的同学会,赖老师就步入古稀之年了,不知还能不能爬得上山,与你们泡茶聊天了?”“能,一定能,我们的男神永远年轻!”我忙不迭地回答道,其他同学也随声应道。

倏然想起纳兰性德的诗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当下的品茶时光,珍惜那份茶趣,和陪你一起喝茶的人。

这个盛夏,这弥漫在高峰谷桃源居的袅袅茶香,将会一直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4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