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水
很早就有过到江里游泳的念头,却久久未能付诸行动。
我的童年在老家山上度过,因为受老辈人“水鬼拖孩子”的迷信思想束缚,打小便没有下河游泳的机会。长大后看到别人在水中畅游,总是心痒难忍,也曾下水尝试过几次,无奈缺乏无师自通的悟性,连最简单的狗刨式都没学会。怀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执念,就在五年前的夏天,同事小林帮女儿报游泳速成班,说一起组团可以享受学费优惠,我就这样跟几个小屁孩混成了“同学”。从最简单的收、翻、蹬、夹基本动作学起,慢慢掌握了划水换气的技巧,终于从速成班顺利结业,学会了蛙泳。
泳技初成,心里头自然蠢蠢欲动。那年夏天,我一得空就往泳池跑,先是在浅水区扑腾,再慢慢往深水区靠近。从刚开始游几十米就气喘吁吁,渐渐进步到可以在50米标准池游一个来回、两个来回,等到秋至游泳池关门,已经可以在水里连续扑腾个把小时不停歇了。
到了次年夏季,我顺其自然成了泳池的常客。但随着泳技渐渐提升,开始觉得游泳池难以尽兴了,盛夏时节,泳池人多得像下饺子,尤其浅水区孩童扎堆嬉闹,往往游不到一个来回就被打断。再者,游泳池每年也就夏天几个月的开放时间,每天固定几个小时,我常常因为加班而错过。兼之泳池里那股浓烈的消毒水味,着实令人难以忍受,久而久之,便消淡了去泳池的念头。也曾想着,我家就在江边,平常去江滨散步,经常看到江面跃动的人影,那逆着斜阳挥臂划水的姿态,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无不透着一股舒爽劲儿,心里便萌生出到江里畅游一番的想法。然而,一方面自己只会蛙泳,平常也就在游泳池玩一玩,面对浩渺的江面,心里难免有种畏惧感;另一方面,则源于家人的担忧和亲友的警示:江宽水深,暗流漩涡无处不在,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独自下水,安全难以保障。再加上去年有个同事傍晚下水,被捕鱼的机船撞断了4根肋骨,心里越发忐忑,这个念头也就一搁再搁。
兼之随着年龄渐长,各种毛病接踵而来,愈加认识到适度锻炼的重要性。散步、太极拳当然少不了,但我还是觉得游泳最好。我对游泳池是兴致索然了,想起有个邻居说过,他经常下班后带个游泳圈去江里野游,何不跟着他去尝试一下呢?于是下江的念头再次滋生。
为了保险起见,我网购了一个双气囊的游泳跟屁虫。然后给邻居打了个电话,约他找个时间带我去试水。没想到他曾因体力不支遇险过,从此不敢再去了。没熟人带,周遭又传来各种各样的反对声,眼看我的雄心壮志将被浇灭了。我冷静分析了一下,邻居之所以会体力不支,是因为他只会最原始的狗刨式,游起来自然费劲儿。我学的蛙泳对体力消耗不大,在泳池里曾有过畅游一小时不停歇的记录。只要做好安全措施,选择水流平缓的江段,不要靠近深水处,还是值得一试的。
那天,我跟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简单洗漱一番,便下楼往江畔走去。清晨的江滨,空气中裹挟着野菊的淡淡花香,我走下江边堤岸,与晨练的人擦肩而过,穿过一片婆娑的竹林,大约十分钟就到了水边。这是我之前观察过的一处下水点,眼前垒着一张简陋的石台,几只石凳,旁边菜园的篱笆上挂着几只游泳圈。我将手提袋放到石台上,拿出跟屁虫,往气囊注满空气,然后穿戴好泳衣、泳镜,将跟屁虫套到腰上,抬脚蹚进水中。江水初触脚踝,一股凉意顺着神经末梢蔓延,心里惴惴不安,又揉杂着几许兴奋。举目远望,江面开阔,巍峨的圆山静静矗立于眼前。看到远处水面已有数个人影在劈波前行,我不再犹豫,俯身入水,朝着上游方向划起来。初入水时体感微冷,很快便已适应,凉爽的舒适感遍布全身,当双手劈开江水时,肌肤与水流的交融是如此真切。这一刻,天地的辽阔,山水的包容,都化作了弥漫周身的清凉,仿佛此刻我不是在征服水,而是成了水的一部分。虽是逆流而上,但水流平缓,游起来不觉费力。俯仰之间,婆娑竹影在晨雾中如墨色皴染,江天水色俨然入画。左边是开阔的水面,有浮云悠游,有水光潋滟,有白鹭轻翔;右边是茂密的江岸,有绿树掩映,有草绿花香,有鸟雀啁鸣。
初次试水,我没往江心去,只在近水处绕了两圈,大概游了不到200米,耗时二十几分钟。没有遇到漩涡与暗流,也未曾遭遇机船航行,下水前担忧的危险并未发生,看来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大都源于想象。总体来说,这次试水使我消除了恐惧感,只要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选择人多的安全区域,避开航道,不要随意进入禁泳区域,江泳带来的体验感,是泳池无法比拟的。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江水不会因为畏惧而静止,人生不会因为未知而停步。只有敢于试水,才能收获另一种体验;只有勇于探索,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