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出真善美的精神线索 ——读苏丽梅中短篇小说集《角色》
品读苏丽梅中短篇小说集《角色》,如同走进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一地鸡毛却线索明晰的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各自角色里感受生的无奈与快意、活的沉重与轻盈,体验生命的百感交集,并领略大千世界的无穷风景。每篇小说,即一部直面生活真相的微电影,是琐碎的、零散的,也是动态的、充满抗争或奋斗意味的。
苏丽梅的小说充满细节。细节的捕捉与确认,体现出小说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与剪裁功力。细节支撑作家创造的文本,它让文本不只是文本,而是生活本身。
《二涛&王涛涛》中,组织同学聚会的钟孔立出门前的“三一定律”可谓细到极致。“定律一:皮鞋、皮带、公文包的颜色一致;定律二:衬衫与西装搭配时,衬衫的袖子比西装的袖子长一厘米至两厘米,衬衫袖子必须露出来;定律三:西装褐色,袜子也要选深色。”如此遵守,可以让出现在同学面前的他,显得明朗大方且散发出成功男士的气度。事实上,在聚会前前后后,身为策划者与主心骨的钟孔立,发挥出别人鲜有的组织才能。《绿宝石项链》中,女孩父亲烧猪脚的前前后后,可谓细节书写的典范。买猪脚乃第一步,把被摊主砍成一块块的猪脚装袋后,回到家中后给猪脚刮毛,起火预备烧猪脚,接着是详细的烧猪脚的全过程。“父亲在锅里放油,油热后放了点白糖,让白糖完全熔化成糖浆之后,往锅里放入猪脚翻炒,炒到差不多加入酱油、料酒、八角等一些配料。”然后父亲坐在灶前,专心致志地往灶里添加柴火,直至猪脚的香味从锅中飘出。为了犒劳辛苦的自己,父亲在美食上的细心经营可看出他内心的知足与欣然。即便猪脚是最小的,亦不能改变身在困苦生活中的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明天的期盼。
苏丽梅笔下的世界满满的一地鸡毛、一潭泥沼,然而若能淌过去,岸边的鲜花与绿树抬头可见,表面阴霾的背后是依稀可寻、清楚可辨的阳光与热情。这是一个卑劣与高尚并存、阴霾与光明同在的世界,然而,她又确然告诉读者,只要付出、拼搏,卑劣会被遗弃、阴霾定会散去。
《分款》中,谷雨与翠菊利欲熏心,一心钻进钱眼里。尤其是谷雨,全然不顾与立夏之间的亲情,甚至不惜与立夏翻脸也要守住自己认为应得的好处。对此,土财与苦菜老两口既无奈又伤感,既委屈又愤怒。整篇小说笼罩在阵阵阴霾中,因唯利是图的精心算计,冲淡了血缘与亲情;因人之狰狞与可怖,把笑容与理解驱赶得无处容身。令人欣慰的是,作品的最后,老二清明主动提出,从他分得的钱款中,拿出三万块钱给妹妹立夏。这是令人倍感温暖的结尾,也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深思的结尾。当然,土财与苦菜老两口从始至终未有丝毫动摇的决心,尤其令人感佩。清明给妹妹三万块,当然是温暖的举动,然而,唯有老两口在分款上的男女平等、没有偏见,才是从未消散的暖意。住在土坯房里的老人家,才是这篇小说感人至深的源头。
苏丽梅写的是难料的、复杂的日常现实,却在其中注入一股推动人心向善、脚步向前的力量。她明白世间的苦,内心不被苦全然盘踞,而是从中提取出稍微的、些许的甜。如阴霾过后的阳光,如乌云散去后的蓝天,如寒冬中树梢上的一抹新绿。林伟因见到乡亲们因为蜜柚可能滞销而愁眉苦脸、阿水理解连雨的难处同意让豆豆跟在她身旁、吴亮亮用言语抗争表达对爷爷的不舍、林师傅向燕婷表达自己愿意请客的热情、父亲对杨海莲的“为自己创造一个精彩的人生”的鼓励……都是阳光、蓝天、新绿中的一种,它们让即将被放弃的、走过歪路的、曾经阴霾阵阵的人生,有了新的去向与着落。
在苏丽梅倾心塑造的众多人物中,《我本温柔》中的丈夫林是最耀眼的一个。在女儿的成长中,他尽力抽时间陪伴;对妻子对家庭的不管不顾与极端自我,他选择包容,没有任何怨言;在家庭生计的承担中,他努力工作之余见缝插针惜时写作;妻子被人骗去十万元人民币之后,他一时难以接受之后又随即安慰妻子、想尽办法筹钱还债;工作上遇到困难,他主动挑起攻坚克难的任务,经过四天四夜的反复研究与试验,他在伙伴们的积极配合下找出故障缘由,并顺利解决。很显然,林是小说家理想主义情怀的寄托。这是一个品性上无可挑剔的男人,在父亲与丈夫这两个角色中,他几乎做到极致。有了这样的人,家庭才是温暖的、有希望的。
有的时候,苏丽梅的作品并不都落笔于结论,而是给人无尽的余味。《无处安放》中,带着儿子豆豆的连雨再嫁少伟,少伟却不允许连雨带着儿子一道追随他。豆豆放在连雨娘家,亦不被待见,尤其是嫂子周虹影见不得他在外婆家与儿子武武抢东西争高下。娘家与婆家均无落脚之处的连雨,带着儿子走进阿水水面店,阿水正在招工,他看着豆豆沉吟片刻之后即答应。亲人容不得的孩子,却被无血缘关系的人收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结尾。情感一旦被欲望占据,即不可免地走向工具化、物化。这是不动声色的批判,批判的对象何止于周虹影与少伟两人?
收录在集子里的多篇小说,均与坂仔镇有关。小说中有这个地方,现实中也有。现实中的坂仔镇位于漳州平和县。小说中的坂仔镇位于“闽和县”。闽和县在哪里?从虚构的故事回到鲜活的现实,它应该是福建省平和县的简称。这里长着香甜可口的蜜柚,这里的人们一到收获季节即忙着到处做帮工,这里的人们晚饭后总会坐在自家门口聊聊家常顺便嗅一嗅水果的香气,这里的人们把未来的美好寄托在小小的柚子身上,这里的人虽然偶有几个违法乱纪、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然而更有勤劳的、淳朴的,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的大多数。很显然,坂仔镇是苏丽梅写作的重要根据地,从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可以确认它对苏丽梅的重要性。《柚语》中的林伟正是坂仔镇上的重要角色,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为让蜜柚有销路打响品牌,为了缓解果农的内心压力,他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他向能帮他的一切人求助,他走南闯北观察市场寻求良方。很显然,他的精神品质中带着蜜柚的香与甜,给人感动,给人鼓舞。
角色是肉眼可见的扮相,它对应生活中的某个位置,是社会关系链中重要的一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即纵横交错、无比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置身其中的人,谁能完全挣脱,享有无限自由?正因为如此,人生来即陷入困境,直面并克服困境乃势所必然,在束缚中书写生命华章才是勇者所为。有角色即有束缚,有角色即有责任。苏丽梅笔下更多的是,把角色扮演好,把责任担当好的普通人。琐碎零散的、毫无规则的现实生活中,苏丽梅拎出一条与人性密切相关的线,许多时候串联着真、善、美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