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602期>正文

绍兴烟雨行

作者:⊙黄俊涛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8月25日

绍兴,我去过几回。每次天公都作美,赏赐了我烟雨江南,小雨蒙眬地欢迎我。高铁列车在杭甬平原上掠过黛色山影,绍兴城便裹着水汽氤氲而来。这座被鉴湖水浸润千年的古城,总在梅子黄时露出最动人的模样,瓦檐滴翠,石巷含烟,乌篷船头垂着的水珠将时光都坠得绵长。

绍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在江南烟雨中木舟行溪很浪漫的地方。酒店在离鲁迅故居不远处的地方,放下行李后,我便带着敬意前往先生的故居。

屋檐滴落着小雨,这座木结构宅院在雨中愈发显得古拙,院墙斑驳处洇出深褐色的水痕,恍若先生笔下未干的墨迹。我终于见到了初中语文课本里头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这一刻仿佛和先生所在的时空重叠。

“百草园”三个字刻在太湖石上,游客如织的喧闹里,我听到一声惊呼:“快看!皂荚树还在呢!”

雨水顺着阔叶滚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清音,我转身看见那块刻着园名的太湖石旁,站着三个初中生。他们兴奋地喊道:“是百草园耶!我们老师刚教完!”

我恍然记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此刻竟都鲜活地立在眼前,我进入了课文里的世界。

我学着他们说道:“先生,我终于从课本中来到了您生活过的现实当中了!”

往前走去,有位穿长衫的讲解员指着墙角:“这便是何首乌藤,从前孩子们总想挖出人形根茎。”檐角铜铃被清风吹得晃动,小雨滴落和叮当声里仿佛混着曾经的嬉闹。

离开鲁迅故居我前往了沈园,沈园的粉墙已褪作月白色,陆放翁是我极其喜爱的诗人,他的爱情故事更是广为人知,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与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在碑廊里默然相对,刻印在石板上,我走上前去轻声念道。

次日一早我便赶往书圣故里,我在墨池前久久相望,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池中,传说王右军曾在此洗笔,千年池水竟真凝着化不开的墨色,此刻仿佛时光把我传送到王羲之洗笔时。

往牌坊里走去,传来稚童诵读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稚嫩的嗓音惊动了屋檐下宿眠的飞燕,掠过桥头“书圣故里”四个大字。站在题扇桥上看风景,来来往往穿梭的乌篷船,化作水墨丹青徐徐进入这幅江南烟雨的画中。

绍兴,如果可以我还想再去体验它的江南气息,最好是等一个烟雨朦胧的春天或夏雨绵绵的时候,我想撑着油纸伞走在绍兴的街道上,尽情地感受这浪漫的文化气息。

4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