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600期>正文

关注基孔肯雅热:科学预防,早识早治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蚊虫活跃,需提高警惕,做好预防与识别。

一.典型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是核心

1,发热:一般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2,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3,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远端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二.旅游提醒:前往流行地区,防蚊是关键

若计划前往我国广东省、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需做好以下防护:

1,选择有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的住宿,睡前检查蚊帐是否密闭;

2,随身携带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暴露皮肤及时涂抹;

3,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尤其在清晨和傍晚(蚊子活跃时段)避免前往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区域;

4,回来后14天内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三.就诊提醒:出现症状别拖延,主动告知旅行史

1,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典型症状,尤其是近期去过流行地区,应尽快就近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主动说明情况:就诊时务必告知医生旅行史、蚊虫叮咬史,帮助医生快速判断,避免漏诊;

3,避免盲目用药:发热时可适当物理降温,切勿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四.家中防蚊:切断传播链,从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始

基孔肯雅热通过蚊子传播,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基孔肯雅热。所以做好家庭防蚊灭蚊是根本:

1,清积水: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卫生间、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花盆托盘、水养植物的容器、储水桶、轮胎、杂物、塑料垃圾、竹筒等积水;

2,灭成蚊: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灭蚊片、杀虫气雾剂等化学方式灭蚊。

3,防叮咬: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有效隔绝蚊虫。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或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的停留时间。

基孔肯雅热虽无特效疫苗,但通过科学防蚊、早发现早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危害。关注自身健康,做好蚊虫防护,让生活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