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96期>正文

霞寨中医馆: “传统+智能”双轮驱动,传统中医焕发科技新活力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本报讯(詹鑫鹏林冠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近日,霞寨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积极探索创新,全新引入了AI中医诊疗辅助系统,通过“传统技法+智能系统+现代设备”三维融合,构建起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记者走进霞寨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古朴的装修风格与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相得益彰。诊室内,医生们熟练地运用中医智能脉诊仪为患者进行脉象检测。屏幕上,实时生成的脉象波形图清晰展现着患者的脉象频率、力度等数据,再结合AI中医诊疗辅助系统的智能分析,为中医馆的医生精准诊断提供有力支持。“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中医大脑,能把我们祖辈传下来的经验翻译成数据,再反过来帮助我们升级辅助诊断。比如以前看舌象,全靠我们肉眼观察,现在这套AI中医辅助系统能精准的识别脉象的一些变化。搭脉时智能脉诊仪能把脉相的频率、力度转化成波形图,再通过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分析,辅助我们更客观、准确地判断症型。”霞寨中医馆主治医师石阳贞说。

据石阳贞介绍,该馆深耕正骨手法、针灸、中药贴敷、小针刀、毫火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此次引进的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堪称锦上添花之作——它与传统技法深度融合、相辅相成,不仅能为新手医生提供了“专业辅导”,更推动中医药服务实现了现代化升级。“我来这边已经有四年左右了,对于一些老医生,我还是一个新手。有了这套系统之后,我能够更加准确的为病人服务,提高诊断能力。经过他的一些体质辨识,提高了“治未病”的效果。”

AI中医诊疗辅助系统不仅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还通过数据赋能,破解了基层中医“人、经验、标准”难题,推动服务向“治未病”转型。在候诊区,记者随机与一位患者攀谈。这位患者表示,中医馆的体质辨识与提前干预服务,不仅让他心里踏实,也让人感受到中医药技术的人文温度。霞寨中医馆主治医师石阳贞说:“对于初次来就诊的患者,我们都会通过这套系统,给(患者做)一个初步的辨识,把(患者)的体质给辨识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医共体的资源整合优势,霞寨中心卫生院中医馆不断壮大医疗队伍,医共体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邀请资深中医传授临床经验,同时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目前,中医馆已拥有一支涵盖中医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团队,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