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厚: 生态治水“组合拳” 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动能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本报讯(林惠贤林佳誉)乡村振兴,生态先行。近年来,安厚镇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以人工湿地建设和生态处理系统为抓手,精心编织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顶楼村安里组河畔,一片面积约一亩的葱郁人工湿地格外引人注目。水面下,茂密的狐尾藻舒展着翠绿的枝叶,长势正旺,宛如一张巨大的“生态滤网”,在阳光下焕发勃勃生机。安厚镇顶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志煌介绍,此前组内100多头散养生猪养殖带来水体净化压力,通过积极组织落实生猪退养政策,再配合人工湿地净化,如今河道水质显著改善。
安厚镇顶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志煌介绍说,驻村以来,他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关于生猪退养政策,组织村两委摸排组内养殖生猪情况,从源头治理,动员组内群众退养生猪,并在河道出水口附近建设1亩多人工湿地,种植狐尾藻等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在排放到下游河道,目前水流很清澈,水质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安厚镇的“生态疗法”在同样在龙山村得到丰富的实践。这里不仅种植了净水能力强的狐尾藻,河岸两旁还成片生长着色彩艳丽的美人蕉,其发达的根系同样具有强大的净化能力。由厌氧池、沉砂池、清水收集池构成的生态处理系统,与这些水生植物协同作用,形成了一张高效的“生态净化网”。这一综合生态治理工程,惠及龙山村1700余名村民,让清澈的河水流淌进村庄,也把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送到了千家万户。
从顶楼村的人工湿地到龙山村的生态净化系统,安厚镇正以扎实行动守护碧水清流。这种将工程措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水质、美化了乡村环境,更从源头上削减了污染,生动诠释了生态惠民、绿色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