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96期>正文

十八起

作者:⊙游惠艺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7月14日

十八起山,位于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甘坑自然村。在清平和县志里,十八起山记载为十八阙山;当今使用的文字里,大都为十八起山;而在坂仔镇村民的口中,则亲切地称它十八齿山。称十八阕山,应是文人所为,充满韵味与回味的余地;称十八起山,则富有动感、力量,体现一个地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称十八齿山,则非常形象,像人的一口牙十八齿,这十八齿,不是整齐划一,也不是狗牙似的参差,它是秀美的、动感的,带着灵气的。

从坂仔镇桥头、街区、林语堂纪念馆,不同的角度一抬头,就能见到童年林语堂天天见到的十八起山。十八起山海拔有千米之高,从镇区驱车上山,车子到了圆通寺停了下来,向上没有车道了。从圆通寺往下望,群山莽莽,层峦叠翠。当地的赖大爷接待了我们,请我们喝凉茶,味道沉香、回甘,我们是喝了一杯又一杯,大爷介绍说,这是“铁包金”熬的凉茶,以前他肩周炎,喝了一段时间的铁包金,好了。我们看了这藤切片,外环灰褐色,里面金黄色,称“铁包金”还真贴切,网搜了一下,居然是好东西,中药,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疔疮疖肿。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各有自己的家藏宝贝。

圆通寺背后,就是十八起山的最高峰。一行人向山峰挺进,罕有人迹的小道荆棘丛生,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画家阿蓉首先发现一种奇特的树木,一簇簇新生的嫩叶如花苞般绯红,连着新枝也是绯红的,应该是这种树木适应这里的环境,加上自身繁殖力强,所以山上这样的树木很多,如漫山红霞,增添了春山的蓬勃与美丽。一株在根茎处就多分叉的古树引起大家的注意,至少也有七八十年的树龄吧,分辨中,有人认出了它是杨梅树。

约走了半小时的路程,到了鸡公岭,鸡公岭往上走是峭壁无法攀登,往边上走是悬崖,好在老向导带路,否则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往上爬了。老向导村支书赖河山说,七几年的时候,他试探出来了这条没有道路的登山道,此后的十多年间,每年都要带着部队的测绘员上山测绘。老向导告诉我们接下来就得四脚攀爬了,需轻装上阵,把手机和必须背的东西带上,其他的东西暂放在这里。跟随着老向导的脚步,悬崖边,有一株矮小的松树,踩着松树与悬崖之间的V字点躬身侧着穿过,再往前跨几步,抓紧一个石头大步往上攀,糟糕,我再往前跨,脚步没那么大,往下伸脚没那么长,往回退,下面是悬崖,脚有点抖,好在前头的男士伸出援手,终于跨上去了,心中一阵喜悦,也在担忧,上山容易下山难,到时怎么下来呀!

往上走,大都是需要手脚并用的斜坡或陡崖,为了攀爬十八起山,我努力让自己变成一只猿猴!这一次领会了爬山的“爬”字,就是得四肢稳稳地钳住山体攀岩。一些地方,手脚并用也不够,眼见攀不上去了,好在前头有常爬山的男士手比根还牢靠,一拽就上去了。

来到好汉坡,根本就没有路的痕迹了,杂树丛林,阴凉,是消暑的好地方。老向导坐在弓字形的树干上等我们,那模样宛若在荡秋千,一路上我们艰难行进,他却如履平地,不得不佩服山里人的灵巧。习习的凉风拂去旅途的艰辛,俯瞰,坂仔镇全貌尽在眼底,居高处而天下小,心生登高望远的自豪感。

登顶了,我们的心中满是征服的愉悦。在山顶上,看见了嵌入泥土中的生锈的圆形标识测绘三角点,原来这荒山野岭也曾被测量过,不来这里做梦也没想到,真是长见识了。远眺大芹山,漳州地区的最高峰,相比脚下的十八起山,犹如平和山的众兄弟。大芹山1544.8米,十八起山1106米。数一数平和的山头,平和不平,主要以山地为主,灵通山、太极峰等很多的山都具有特色。

下山就更难了,不过我们已经掌握了下山的技巧,遇到难走的地方就倒着走,面朝大山,抓住牢靠的树干或石头,脚踩稳了一步再一步往下走。走过了好汉坡,下了鸡公岭,一行人精神振奋,这么险要的路我们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样的路我们走不了呢?我们在美女石留照,在书记石歇息,心情亢奋的一行人妙语连珠,道是:登上鸡公岭,走过好汉坡,人生尽是坦途。

上山一心攀登,下山多的是发现的乐趣。一株大树开出的素雅的淡粉色的漏斗状花儿迷住了大家,有点类似杜鹃花,可是我们日常见到的杜鹃花是矮树丛的,有人认出它是鹿角杜鹃,有一个非常动人的别名叫西施花,如果把这种花移栽到庭院里,一定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植物。顾着脚底,没注意到头上一棵大树枝,狠狠地磕了一下头,我们称它“磕头树”。老罗发现了一棵带环割状的树木,一杆树皮凸起几十个橡皮圈似的环状圆圈,真是一棵神奇的、智慧的树,它是用什么本领让自身的树干带上一圈又一圈环割状的圈圈呢?在一株横躺成藤的树干前我们合影留念,感慨生存的坚韧:为了生存,偌大的树干生生把自己躺成了一根藤,曲折、柔韧。正是初春,沿途许多新生的嫩蕨像一个个绿簪子;有一类不同的嫩蕨金毛状、狮子头的尤其美丽;有一类嫩蕨是美味的野菜,小苏沿途采摘;阿蓉忽然发现了一株又粗又碧的嫩蕨,非常像一个碧如玉,美轮美奂,在手机里微信里扫一扫,发现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

一边往山下走,一边想当年的林语堂来到十八起山的情景,估计曾尝着酸中带着甜味的杨梅,估计看到了西施花,一定也喜欢摘一些嫩蕨回家让母亲炒上一盘美味的嫩蕨炒咸菜。有同行嬉戏的欢乐,有发现山花野树的乐趣,有砍柴火的艰辛,有收获野果野味的欢欣,“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林语堂当年为什么如此喜爱十八起山,今天我们宛若找到了答案。

4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