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平和新闻>正文

枣林里的 “隐形粮仓”:两百亩套种玉米藏着生态密码

作者:詹鑫鹏 林惠贤 通讯员:黄梓欣 实习生:张紫阳  来源:平和网  编辑:包韵彤  日期:2025年07月11日


盛夏时节,走进五寨乡寨河村的青枣种植基地,两百亩套种着水果玉米的枣园正展现出别样的生机。这种 “树上结果、地下长粮” 的立体种植模式,不仅让土地利用率翻倍,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

近日,在五寨乡寨河村的青枣种植基地可以看到,青枣树下的地面覆盖着自然生长的杂草,没有经过刻意清理。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距规整的水果玉米笔直而挺拔,翠绿的叶片舒展,饱满的玉米棒裹着嫩绿色苞叶,轻轻剥开就能看到排列整齐的嫩黄色籽粒,透着清甜的气息。

五寨乡寨河村驻村第一书记 石毅坚:(为了)充分扩大这个土地的利用率,我们五寨乡寨河村实行了青枣地套种玉米的一个工程。整个过程当中,套种的玉米大概有200来亩,同时我们坚持在套种的过程中不施化肥、不除草,坚持绿色与生态相结合,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这个食品的绿色安全。

据石毅坚介绍,这样的套种模式的关键在于生态平衡。杂草充当天然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板结;玉米根系固氮能改善土壤肥力,反过来促进青枣生长。我们全程采用物理防虫和生物有机肥,两百亩地从播种到挂果,没碰过一滴农药、一粒化肥。

从单一的青枣种植到立体套种的生态农业,五寨乡用两百亩试验田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振兴乡村的必答题。目前全乡已推广青枣套种水果玉米 200 亩,每亩产量达 1000斤。这种“以草养地、以园促粮”的绿色种植模式,不仅让闲置的枣园土地产生了二次效益,更通过生态循环实现了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备受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