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古寨蒐阅阳明学
漫步于传统村落的潮州龙湖古寨,那喧嚣的叫卖声,充满着烟火气息,是文旅经济的支撑点;而那斑驳的古屋厝,诉说着厚重历史,是文化溯源的出发点。作为一座素有“潮居典范、祠第千家、书香万代”之誉的千年古寨,既荟萃宋、明、清各代建筑风格,更赓续科举文脉,涌现了五十多位进士、举人。出生于此的阳明后学成子学就是其中一位进士。
乙巳仲夏,淡出职场的不肖,忝列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大月港文化圈调研组,跨越闽粤两省,试图探索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特别是闽粤王门的互学互鉴。潮州的薛侃是王阳明的重要弟子,对阳明学的闽粤传布作出极大贡献。明正德十三年(1518),薛侃得徐爱、陆澄所录129条,在江西赣州首刻《传习录》三卷,即今日之《传习录》上卷;嘉靖十六年(1537),与王畿从阳明先生文集中选编阳明语录,刊刻而成《阳明先生则言》,成为与《传习录》齐名的阳明学“简明教材,流行一时”。漳州与潮州山水相连,不少漳籍学子慕名前往潮州中离山,师事于薛侃门下,与粤东学子一起参研良知之学。在如此大文化圈中,以不同的视阈去观察潮籍阳明后学的成长之路,对于深入了解漳籍阳明后学的发展历程,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基于如此考量,在调研考察中,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内容,无论是阳明后学、潮州知府郭子章的《南澳设镇论》,还是私淑阳明的戚继光、俞大猷剿平海盗吴平,都是索隐探微的重点。于是,行走在龙湖古寨的巷道、草坪间,我无意间看到一幅“清正廉明成子学”宣传栏时,脑海里忽然想起建峰兄在《阳明夫子亲传弟子考》一书中,将成子学列为广东王门18位弟子之一。一念之动,便多加关注,果不其然,成子学与不少漳籍阳明后学都师从薛侃,更加印证鄙人之前“漳潮两地阳明学深度交融”的观点。这也是此行的一大收获。
成子学(1504—?),字怀道,一字豫道,号井居。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峡江县知县。选监察御史,历升江西按察司佥事、山东副使。其父瑚,母蔡氏。排行第四,兄子俊、子杰、子佑。娶妻洪氏。
年少的成子学,负豪侠气,睥睨宇宙,玩弄古今。每当评品人物高下之际,必歆羡瑰玮卓荦之士,与之出入,徐考其诗文,以证论议得失。
明嘉靖三年(1524),成子学负笈越地,来到绍兴拜谒阳明先生,以求良知之学。嘉靖四年(1525),与志同道合的黄国卿、郭维藩、林光祖、杨日赞等往中离山,拜学于阳明高徒薛侃门下,得其真传。与漳浦林成纲、林一新、林楚,诏安陈鸣球等漳籍阳明后学,同师事薛夫子,可见漳潮阳明后学的交往之深。嘉靖七年(1528)九月,王阳明从广西战场凯旋而回,行至广州待命。成子学闻知,便从海阳赶至广城问学。是故,光绪《潮州府志》载曰:“成子学,字怀道,号井居,海阳县人。性孝友,少事王阳明,得良知之旨。”如此,成子学是王阳明、薛中离的亲传弟子,粤中王门的重要成员。
嘉靖二十四年(1545)冬,成子学得知恩师薛侃去世,远在他乡供职,未能“抚棺一恸”,甚感遗憾。次年(1546)三月,经过杭州天真拜谒阳明祠时,但见先师薛侃的神位已然在阳明先生神位之左,乃捐俸金置香案祀之,且在发舟南行之时,敬奠先师薛侃之灵曰:
呜呼!世之负宏才、登膴仕者谓足以致用,而光大之业则未崇;世之任大事、决大议者谓足以贞守,而卓越之识则未精。于维先生毓山川之秀,甲科第之英。自入亨途,筮职大行,夙夜祗事,诲纳维诚,是可以试其用之利而业则崇也。既而贞白一心,谔谔王廷,诤言见达,刀剑弗惊,是可以知其守之确而识则精也。呜呼!先生之学,其果无所本耶?盖作用之广大,虽未能尽先生之蕴奥,而体用一原之妙,千载绝学其所得于身心者,果可以形迹名耶?良知之训,率由典刑。《研几》之录,既《图》《书》阐明,是晦之所养已完。夫刚大不磨之气,则达之所施,又何以死生夷险而易其情?罗浮静修,风月弄吟,六经潜搜,佑启后人,此其所造者深、所履者纯,海内同志之士仰而慕之。千年香火,已从祀阳明夫子之庙庭。子学早依门墙,荷先生之陶冶,自谓可底于成。乃遽尔闻讣,竟不得领至教以证心盟,岂圣修之无期,而《道学传》不终登吾名耶?兹以王事倥偬,舟中感慨,驰香币以致奠,聊以表一念之忱。
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江西省峡江县知县。期间,质直廉平,务以德化民。峡江县原来有很多苛捐杂税,成子学到任后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裁减革除。县中有许多无主荒田而仍需纳税的不合理现象,乡里小吏互相勾结,从中作弊,影响极坏。成子学便请求上司均摊所有税收,而不偏袒任何一方。传说有一乡民的母亲被虎咬死,便把虎告上公堂。成子学为之焚烧牒状告祭山神,并安设囚车来等待老虎,第二天那只害死郑母的老虎就毙命了。期间,曾重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时被洪水冲毁的新城。在峡江,为政可观,阳明高徒罗洪先赞其“魁岸缜密,善断而裕于才。”
嘉靖二十七年(1548)六月初六日,与罗洪先曾同游峡江县后山寺,相与论良知学。担任安徽巡按期间,与滁州同知朱用圭、知州高警一同倡讲阳明心学。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广西监察御史,与阳明心学名臣罗洪先、聂豹往来论学,论学书信多存于世。其学颇得罗洪先先生器重,嘉靖三十三年(1554)、三十四年(1555)期间,罗、成二人多有书信往来。罗洪先赞其“手谕夜气一章,条示明切,尤见别后案牍中学问益密,此非有所致力,未易及也。敬服敬服。”是故,在今天的龙湖古寨操场边上,潮州市潮安区纪委为其树牌立传,称其为“清正廉明”,介绍而言:“成子学青年时期就师事心学大师王守仁(阳明先生),深得其‘良知’要旨。江西吉水的著名学者罗洪先学问很深,以王守仁的私淑弟子自居,他们两人交往密切,经常有书信来往,共同探究心学。”
成子学为官有风裁,卒祀潮州乡贤祠,被誉为潮安理学名师。如今在潮州古城的牌坊中,既有东门街上为“嘉靖甲辰科同榜进士林光祖、章熙、黄国卿、郭维藩、陈昌言、苏志仁、成子学”而建的“七俊坊”,也有上东平路为“甲辰科进士成子学”单独而建的“侍御坊”。无论是龙湖古寨的立传,还是潮州古城的牌坊,成子学以其践履“姚江之学”而成为后世的楷模。是的,阳明遗风润闽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