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89期>正文

初登大芹山

作者:⊙纪巧红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5月26日

强对流天气带来半夜大风雨,使我不得安睡,一直担心期盼已久的大芹山之旅能不能顺利成行。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天气放晴,太阳也照耀得刚刚好,没那么晒。总之,大家一致认为当日爬山幸福指数超级高。

上了大巴车我就开始补觉,再醒来已来到大芹山脚下。沿路山壁上有零星杜鹃花开,野生杜鹃以红花居多,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也一点点勾起我上山看花海的迫切感。

车很快开到山腰,海拔1000米左右的登山口处,而大芹山海拔1544.8米,我们还需要自己攀登500米左右高度;好在上山的台阶大都铺得并不陡峭,我心想这些缓坡爬起来应该跟散步一样不累人,所以刚开始爬山时思想激进,想要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却低估了3388级台阶的威力,再加上我久未运动,才登了三百级左右的台阶就已气喘吁吁,小腿肚酸胀;后来改变策略,放慢节奏,累了就停下来歇歇,调整气息。如此走走停停,看看风景拍拍照,登山渐入佳境。

正是杜鹃花绽放的时节,可是我们还是来晚了几天,最早绽放的一批花已显露疲态,花瓣失了水分,纷纷掉落在花树下,数量众多便成了另一道风景,点缀在山间,而正在怒放的花不遗余力地展示着自己,誓不辜负大芹山的养育;我与之共情了,我不就是不愿辜负这大好春光才来的吗?还有那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个个精神抖擞,迎着风沐浴在阳光下;它们像是毛笔的笔尖,大号的笔尖上已经蘸上了颜料,再经几天春风拂煦,定会向天空尽情地挥洒出嫩白、绛红、粉紫,绘出一幅独属于大芹山的画卷。

我迎着太阳看花,花朵嵌着金光般热烈灿烂,仿佛看到一幅幅油画;我背光看花时,红花与绿叶更显水墨写意,再以远山为背景,我便置身咫尺千里的国画意境里了!

一场清风拂过,一丛丛杜鹃花在风中翩翩摇曳。毛茸茸圆滚滚的熊蜂在花丛中灵活地飞舞,精准地找着一个个花蕊。好多队伍慕名而来,不乏专业的户外运动者和登山爱好者。山道渐渐热闹了起来,擦肩而过下山的是夜爬的团队,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也羡慕他们的年纪。

终于,我也登顶了。山高人为峰,站在“闽南第一高峰”标志石上极目远眺,东南方是连绵起伏、凹凸有致的灵通山。虽然没有遇见云层与峰顶齐平的奇幻景象,但是山间还未散尽的雾,灰白中泛着淡淡的蓝,风一吹便跟着风轻轻地流淌,也是极其秀美的。

大芹山峰顶的石头,或大或小,都随意散落着,那情形像是上古神仙打完仗,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古战场,眼下没有一处宽敞平坦的落脚处。其中最神奇的是那块“八音石”,长2.5米、宽2米,由三根石柱支撑,因敲击其不同方位可发出不同音响,故得名。我成了一个好奇的小学生,一遍遍地敲响八音石,试图找到标准的音阶。当我最后一次敲击它,那叮叮咚咚当当渐次响起的声音,犹如天外传来的梵音,纯净饱满且悠扬,富有穿透力。这神奇的八音石或许是哪位神仙遗落人间的法器呢?它斜斜地躺在大芹山峰顶,大概已有上亿年。

我边走边拍,有几次绊了石头差点摔倒,可是美景当前,几次趔趄未能阻止我一再地举起相机。下山的时候,我录下我被日光拉长的影子,在杜鹃花影间穿行。回望大芹山,能在峰顶留下足迹,是这个春天最值得我记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