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乡:环境整治不停歇 和美乡村展新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持续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新貌,今年来,国强乡紧密结合各村实际,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不断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净”向“持久美”转变,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品质”。
近日,记者走进国强乡乾岭村,一幅焕然一新的乡村画卷扑面而来:村庄道路干净整洁,竹篱笆围起的菜园整齐划一,粉刷一新的农舍外墙洁白明亮,拓宽后的乡间小道蜿蜒伸展。谁能想到,不久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杂物乱堆、污水横流的景象?
这一变化源于乾岭村实施“6点3线4面”整治方案,6个点位整治包括违章搭建、老旧房屋、木材堆放区等;3线即治理3条沟渠;全面提升宗祠后坡面、路边围墙外立面、村口桥面、村内道路4个区域。
据国强乡乾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幸福介绍,此次整治是一次深层次、有质量的整治。在沟渠整治方面,并不是简单的清淤除杂,而是清除异物后安放水泥排水管,同时对顶部进行硬化,解决黑臭的同时,又拓宽了道路。同时,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陡坡村路加设了围栏,进一步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国强乡乾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幸福: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村两委制定了红黑榜,对于文明遵守村规民约的、都没有受到举报的村民,将进行红榜通报表扬,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来激励他们进一步遵守村规民约,做出文明行为,从而带动周边的群众积极遵守村规民约,做出文明行为。对于一些被举报的村民,我们将通过黑榜进行公示,从而来警醒、激励其他村民去做好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
在不远处的国强乡高坑村六成楼门前,由鹅卵石铺就的休闲步道蜿蜒延伸,与周边古朴的土楼建筑相得益彰;原本淤塞的沟渠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水泥硬化的村道直抵村民家门口;原先摇摇欲坠的危房已拆除清理,安全隐患被及时排除;各家各户的柴火整齐摆放在统一的柴火架上,既美观又安全。说起村内环境的不断改善,村民赞不绝口。
国强乡高坑村村民 陈金盛:这条路修得好。这条路原来是泥土路,下雨天就很泥泞。(旁边)有一个危房被拆除了,(我们村人居环境)变好了。
如今行走在国强乡的村村落落,处处都能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气象。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一时净”到“持久美”,这些变化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村民们从最初的“要我整治”转变为现在的“我要整治”,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已成为新风尚。
国强乡人大主席 蔡小勇:(国强乡)以“整乡推进,敢于亮丑”为要求,以“六定原则,销号管理”为抓手,通过“定点、定量、定标、定人、定时、定比”,由包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确定整治地点和整治范围,乡人居办和村委会共同锁定整治前情况,分类分项建立销号台账,以“清沟扫地摆整齐”为基本标准,指定村支书和一名村干部专人跟踪推进,在限定的时间内逐一销号,乡人居办对各村进展情况每周一通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为保障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乡党委政府给前三名分别奖励10万、9万、8万的整治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