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亮:“三驾马车”齐发力 “花样”南霞绘新卷
本报讯(陈小平林惠贤)近年来,文峰镇南霞村以“花样南霞·水岸人家”为蓝图,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升级和民生项目建设“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
初春时节的南霞村,整洁的村道蜿蜒于绿荫之间,清澈的溪流倒映着姹紫嫣红的花带,绘就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南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荣亮告诉记者,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南霞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一路一溪”为画笔精心装扮村庄:“一路指从大坡到山都公路两侧的门前环境,通过门前三包进行整治规范,一溪则是将一处整体范围确定为‘水系花带’,在范围内将所有危旧房全部拆除,并改为公共绿化地带。”
林荣亮说,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南霞村坚持“干部带头拆、党员包户劝”的工作模式,既保障了工程进度,又凝聚了村民共识。
漫步至南霞村的生态果园,树下奔跑的走地鸡与水中游弋的生态鱼相映成趣。这里正是南霞村创新实践的“藻安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该项目采用立体仿野生循环农业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基地实现了多重经济效益叠加,以资源生态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本村生态‘种养加’主要由若干技术骨干牵头实施。”林荣亮介绍,具体而言,团队由不同领域人员构成:其一负责种植,重点指导绿色藻安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成员开展蜜柚种植过程中的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其二负责禽类养殖,需实时关注鸡群生长状况,严格把控生态养殖各环节。这些技术能手通过日常示范与专业指导,有效带动农户提升种养技术水平,推动村级生态农业规范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始终在民生。在南霞村,汩汩清泉正通过新建的集中供水管网流向千家万户。这是南霞村投资建设的安全集中饮用水工程,覆盖大坡、三都、红坑几个社区,惠及近千人。此外,该村投资建设幸福食堂,主要解决村中六十岁以上独居老人的午餐需求。目前,食堂正在筹划经营资金,计划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一幅和美的乡村风景图正在南霞村徐徐铺开。
站在鲜花簇锦的村道上远眺,林荣亮向记者谈到了村庄的发展新规划:“农业种养+”立体循环项目稳步运行、绿色种植经营型企业正在组建、“稻香花海”项目初现雏形,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正以系统化的发展思维,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书写着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