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安安
临近新春,街头巷尾都兴起了写春联的活动,有社区组织的,也有商场与个人举办的。红艳惹眼的摊位吸引到许多路过的小朋友。时值寒假,正是最惬意悠然的时候,不仅小朋友们纷纷递来好奇与跃跃欲试的纯真双瞳,家长们也很乐意带领他们体验一番中国书法与传统节日习俗的独特魅力。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当然是铅笔,除非额外参加书法兴趣班,毛笔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个新奇的书写工具。但对中华民族而言,毛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五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之路中密布着它的履痕,足见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愧是“老祖宗传下的宝贝”,可谓实打实的“老者”。经过历朝历代不断的改良和发展,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纤长、轻盈,下笔既能隽秀婉约,也可苍劲有力。推广毛笔书法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民俗,还响应了时下的国潮新风尚,让新春佳节过得更加丰富、立体、有内涵了。
孩子们在志愿者与家长的引导帮助下,从握笔的姿势起,到一笔一划地写下祝福,再到最后骄傲地放下笔立起春联,这温馨的一幕幕被镜头逐一记录下来,随着红底黑字的春联一同张贴在社区留言墙、商场KT板和咖啡厅的一隅。过年,不再是各家各户关起门来各过各的,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红火的项目。
字迹不算工整的红纸上,情真意切地写着对新年的期许、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对自己全新的展望。即便还不能够很好地驾驭新的书写工具,我们也能从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中感受到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再看看他们具体写了些什么:有照搬语文课本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有展示自己文采的“学业进步步步高,家庭和乐乐融融。”还有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写什么的,只好把最虔诚的祝福敬上——“天天开心,年年快乐。”为了写好春联,孩子们几乎掏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储量,这般可爱的努力真是叫人忍俊不禁。
其实写什么内容、写得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份独到的心意,是对待过年独一无二的仪式感。孩子们写完了对联,写横批,又是一阵挠头思索。写什么好呢?“安安”——扎着双马尾辫的女孩抬头回应,母亲趁机擦去她脸颊上的墨水印。仿若有灵光一闪而过,女孩立刻动笔写下“平平安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饱含了人们最切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