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71期>正文

传统技艺进校园 学生沉浸式腌咸菜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5年01月20日

本报讯(杨杰滨 曾慧斌 文/图)用咸菜可制作各种佳肴,如经典的咸菜炒肉、香气扑鼻的咸菜炒饭、诱人的大肠咸菜火锅等。在各地咸菜中,芦溪咸菜以独特的风味备受青睐。随着芥菜的丰收季到来,芦溪咸菜制作技能走进学校,让学生沉浸式腌制咸菜,感受传统特色文化。

在大鼓声声、腰鼓欢腾的喜悦氛围中,芦溪中心小学第二届校园丰收节开幕。

展示区,小解说员正在介绍家乡的咸菜、红酒等芦溪特色伴手礼。而另一边,芦溪咸菜腌制技艺现场教学也同步开展。“我们在之前已经完成了砍菜、剖菜、晾晒等前期步骤,今天就进入芦溪咸菜腌制的关键部分——揉菜。”芦溪中心小学老师叶淑娇介绍道,“制作传统芦溪咸菜关键步骤在于一‘揉’、二‘绑’、三‘入坛’、四‘封坛’,装坛之后,要进行低温贮藏,经过一个月后,芦溪咸菜就可以吃了,此时的口感是微辣的,再经过三四个月后,咸菜就具备了酸甘可口的特点。”

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曾有相关的制作经验,但每一个步骤仍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和细心。

据介绍,为制作最正宗的“芦溪咸菜”,学校建立“耕茁”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设“芦溪咸菜”实践课。同学们亲手种植芥菜,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参与。

作为芦溪镇的“三宝”之一,芦溪咸菜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以生长于芦溪独特自然条件下的大叶芥菜为原材料,腌制而成的咸菜口感独特爽口,成为远近驰名的特色农产品。芦溪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学校建立耕作劳动实践基地,通过以学校社团、课后服务、劳动课程为依托,挖掘芦溪当地的特色文化进校园,开设咸菜制作课程。通过劳动实践课程,来引导学生更了解我们家乡的特色文化、特产文化,激发师生的家国情怀。”芦溪中心小学书记、校长林长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