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63期>正文

夜越密林

作者:⊙林大樹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4年11月25日

在寒冬的凌晨五点钟,天地沉浸在一片深邃的黑暗之中,万物在静寂中沉睡。唯一与我相伴的,是那挂在山头,微笑的弯月,它似乎在诉说着孤独的故事。约定要一同奔赴山巅的友人爽约了,面对着严寒,我对友人的缺席表示理解,心中不禁羡慕苏东坡与张怀民的那份深厚友谊,他们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夜谈漫步,成了我心中的憧憬。这场旅程,终究成了我一个人的狂欢。

“万事开头难”,本以为跨出去第一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万万没想到却是“屋破偏逢连夜雨”,刚出发才百来米,爬了几百个台阶,巨大的挑战让我精疲力竭,迫使我萌生打退堂鼓的冲动。

地面上,泛着薄薄的一层月牙微光,静寂是大山的主旋律。当我背起行囊开始行动,才发现忘记带手电筒——好在可以借助手机自带的照明功能解决问题。走了不远,就出现了此行最大的麻烦。

从石狮岩出发,沿着阶梯向上走百来米就到达旭日岩,每走一步整个身体就愈发地沉重,两条腿像灌铅水似的使不上劲,气管也被堵住,喘不了气。即使调整姿态拼命地呼吸也是收效甚微,窒息感却更加地明显……更可怕的是此时此刻,意志深受打击。

在这个位置回头一下子就可以回到车上,回到温暖的被窝。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多云转晴,是否能看到日出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消极的想法如巨浪般在脑海中翻涌,退缩的心理占据了整个心头!我闭眼定了定心神,心如磐石地给出答案,继续上山。

过了旭日岩就进入一片竹林,这段路是用开采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较为平坦、好走。可惜的是这段平坦的路并没有很长,在道路的尽头衔接上了就地取材用破碎的山石垒成的石阶。每块山石都不加修整地保持着原本的模样,根据形状的不同调整摆放的位置,铺成的台阶是如此的天然,不加修饰,整条山路无不散发着原始的狂野与放纵。性情喜怒无常,或笔直平缓,或骤然陡立,或曲折看不到尽头……狂野的山路成为了对追求向上前行生命个体的考验。

昏暗的夜色也随着山路的向上延伸而慢慢地一点点被吞噬,直至陷入无尽的黑。山路上方,树冠之间犬牙交织纠缠,为了这块生命所能触及的蓝天,谁也不让谁被黑暗吞噬的山路上,只有一点由手机发出的微光,顽强地撑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火苗穿梭其中。

在密林行进的路上,地面上出现了很多的长着尖刺的奇怪小球,模样甚是特殊,急着赶路的我却也是无心顾暇。尽管这时候身体正在逐渐被意志所唤醒,呼吸也明显顺畅了很多,但是身体上的疲惫感如泉水一般不断地从身体里面喷涌出来,每跨出一步就是一次考验,身子发痒,冷汗直冒。

在黑暗中,朝着明确的目标进发,一路没有被风景牵绊,专心致志,居然以一种出乎意料的速度到达白色石崖的位置,要知道到达这位置差不多就走了一半的路程,想到这心里不由得放松了许多。尽管奶白色的石崖危峰兀立犹如布达拉宫美丽,也不宜在这有落石威胁的区域逗留。

脚踩着时间滚轴向着山顶爬去,天色仿佛也在逐渐苏醒。鱼肚白的天空,一声鸟叫声划过耳际,打破了深林的寂静。这鸟叫声好似在提醒着我赶紧前进,赶紧赶路,天文台测算今天的日出时间是7时17分,但不能保证这太阳会不会从云端蹦出来。

随着山势的升高,树之间的关系就越缓和,在树冠之间常露出一块被树枝分割的天空。蓦然回首间,身后朝东的方向出现了块被树影分割的天空,好似油画框中绘制了层次分明的五彩朝霞。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开始摆弄着身上的设备,记录这难得的一幕,一遍又一遍,不知不觉,天色愈发地亮起来。好似一支箭击中了我逐渐平缓跳动的心脏,果断告别这登顶前路上偶遇到的一切景致,奋力向山上前进。随着山路的延伸追逐霞光,我内心想奋力奔跑,奈何有气无力。

越过山涧,走到山路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发现前方无路可走。正当疑惑之际,转身回望,却见一条崭新的小径在脚下蜿蜒展开,仿佛是大自然巧妙安排的另一段旅程。奋力向前,巨石有意挡住了前行的道路,被未名武林高手挥剑劈成两瓣,石块裂开处竟融入了山径,成了山路的一部分。峰回路转,一条宽阔笔直的条石阶梯突然出现在眼前,树木犹如守卫林立在阶梯两旁,阶梯的尽头,那缕光出现的地方,正是此行的目的地所在。我咽了咽口水,内心止不住地欢喜,这一路的孤军奋战,现在终于见到了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