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为蜜柚管护插上了“科技之翼”
本报讯(张伟芳 周思源 曾锦洲 文/图)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特别是在蜜柚种植管理领域,无人机“飞防”技术以其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覆盖面积广等优点,正逐步成为果农们的得力助手。目前,我县无人机植保应用全面铺开,以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果农增产增收。
近日,记者在坂仔镇东坑村一处柚园看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腾空而起,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伴随着“嗡嗡嗡”的轰鸣声,植保无人机在柚树上空灵活穿梭,将均匀的水雾洒向每一株蜜柚,为柚树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技术人员陈灿明告诉记者,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飞防植保作业具有诸多显著优势,果农花费同样的成本,却能达到省时省工省力,有效提高喷洒效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首先,植保无人机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蜜柚管护作业,正常情况下,传统人工作业每天作业面积大概在8亩-10亩,而植保无人机可作业100亩-150亩,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的15倍,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其次,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生态农药施用量。传统人工用药量较大,每棵蜜柚树都喷洒得非常湿,这会导致药液的流失和浪费,而植保无人机则通过超细雾化双重离心式喷头进行喷洒,确保每亩地都可以均匀、精准地喷洒在叶背上面,使果树更加均匀地吸收药液,提高用药效率。
此外,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还大大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消耗,传统人工每亩地用水量大约在600斤-700斤,而无人机每亩地仅需40斤水,大大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消耗。
特别是面对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用工难的问题,无人机植保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柚农赖青松就深切体会到了无人机植保带来的好处。他告诉记者,他种植的30亩蜜柚园在四五月份保花保果期时,由于今年雨水较多,工人都是优先给自家的蜜柚树打药,容易耽误喷洒时间,他果断选择了植保无人机进行抢喷,达到不错的效果,不仅节省了人工,喷洒出来的药液还更加均匀、节省。
也许不少柚农还是担心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不能使柚树叶被均匀喷洒。技术人员表示,一方面植保无人机喷洒出的雾滴会被无人机强大的风场穿透,将雾滴打到果树的上中下层的叶子正面。另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风场会形成一个地面的反作用力,细小的雾滴会被向上吹到果树的内膛、叶背,从而确保整棵果树都能均匀喷洒。
除了以上特点,植保无人机还十分智能化。果农们只需打开“爱齐飞防植保医生”小程序,输入要防治的阶段和病害类型等信息,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包括参数、用水量、亩用量等一系列可追溯的数据方案,帮助柚农更好地掌握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情况,提高种植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眼下,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转变传统管理方式,接受并应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有效助力农业生产“加速度”,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截至目前,植保无人机应用已在我县各乡镇基本全覆盖,植保面积达1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