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平和的秋天
遇见一朵花开,与一个人相识,需要一份机缘,而我与漳州平和这座小城的初遇正如是。在厦门生活多年,一提到相距仅百来公里的平和,总觉得应该抽空去看看,那里不仅盛产琯溪蜜柚,更是文学大家林语堂的故乡。
2024年的秋分时节,湖里区作协组织会员到平和采风,并联合平和县作家协会在平和县山格镇共同举办第二届厦门“特区1980”中秋诗会暨“祖国颂 平和美”迎国庆朗诵会,我有幸作为湖里区作协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终于圆了到林语堂故居参观的愿望,近距离感受到“平和”的人文气息和美丽风光。行走在平和的秋天,却如沐春风,沁入满怀的不止有诗歌的浪漫,更有一路相伴同游的平和作协的老师们的热情相待。
在平和的两天,我们先去坂仔参观林语堂故居,听林语堂文学馆馆长讲述有关林语堂先生的生平故事,对林先生的成长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穷牧师的儿子,林语堂聪明好学,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他秉持“把爱情当点心,婚姻当饭吃”的观念,和鼓浪屿的富家千金廖翠凤度过和美一生。坐在大师故居的院子里,我们品尝着平和作协老师们带来的蜜柚,听着林语堂的童年趣事,与大师仿佛有了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之后,我们去参观具有八百年历史的蔡家堡,古堡位于平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不仅是蔡氏族人聚居的闽南民居活化石,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和国防教育基地,更是当年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抗倭驻扎地。历史课本上书写的抗倭故事与真实的蔡家堡民居生活,会让参观者在这里深刻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的印迹。抚今追昔,古堡城墙上开出的野花仍在阳光下努力绽放。我们的国庆朗诵会也在隆庆村委的教育中心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厦门和平和两地作家们的诗歌朗诵高潮迭起,优美的配乐诗和作家们脸上洋溢的笑颜定格在平和的暮色里,留下难忘的回忆。当晚,两地作家欢聚一堂,共进晚餐,平和的咸水鸭、芦溪咸菜、大溪豆干和烟肠都是味道绝佳的美食,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天,一场秋雨后,我们坐上大巴,穿行在群山环绕的柚林里,满眼都是如油画般深绿的柚田,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正是蜜柚丰收季,来不及采摘的柚子又大又甜正等待收获打包。登上名人蜜柚园山顶,远山云雾缭绕,空气清朗,近处大家排队打卡拍照留影,欢乐的氛围在柚林里荡漾。在小西天的柚林里,我们终于可以亲自体验采摘柚子的乐趣了,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在平和作协黄水成主席的悉心指导下,大家都各自采摘到自己满意的蜜柚,心满意足,满载而归。原来采摘蜜柚要挑两到三斤重的柚子,还要底部平滑点,日照充分些的。平和蜜柚,就这样把大家紧密连接在一起了。
在平和,千年古刹三平寺闻名遐迩,也是我们此行必游之地。踏入“入如来 出解脱”的禅寺大门如同来到佛国一般。无数的善男信女朝拜于此,虔诚祈愿,香火鼎盛。许多海内外香客捐资赠款,修葺殿宇,让这座清代重修的古寺每一处木建筑都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我驻足在寺院的台阶处,仰看飞檐翘角处工匠们仔细勾勒的华丽装饰,流连忘返。
与平和两天的初相遇,让我对这座小城有了美好的印象。秋天的平和,值得来探寻与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