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56期>正文

且看晓日照天堂

作者:⊙林大樹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4年10月07日

灵通山位于平和县西南部,是安厚与大溪两镇的界山,但提起灵通山,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总是位于大溪镇那头的悬空寺,这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欣赏日落的地点。但要说灵通山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一个是主峰擎天峰山顶,另一个则当属灵通山东麓的天堂寺。

为看日出,早起摸黑到达天堂寺,在与常住山间的修身老者打过招呼后就径直走到了最近的一个观景台上。这观景台是山脉的一支向前方的悬崖延伸自然形成的,前方视野十分开阔,可惜周围长满了矮灌木和茂密的芒萁。东方天空的云被晨曦分割为几十层,乍一看跟“千层蛋糕”似的。见此场景,我得抓紧时间去到更高的更开阔的观景台。

于是背着包,一路小跑,经过天堂寺,一路向上到达观景台。此时,天空在酝酿着什么,我却为无法架好拍摄设备而发愁。突然,东边的云层上射出了几道金光,最上面的云层上轧出了几道金灿灿的辙子。我知道,它终于要来了,不枉我赶早摸黑,冒着严寒地为它奔赴而来。于是就随便折了节干树枝随手一塞架好了相机的平台。幸亏身上的设备多,想到手持手机录像,这样录制的画面估计会很抖动,而且也会耽误自己做其他的事情。于是,就冒险将手机靠在了栏杆下面的水泥阶梯上,要知道再往前不到十厘米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要是在录制视频的时候的刮过一阵大风,想必这手机就得万劫不复了。

伴随着悦耳的鸟鸣,风也随之轻轻扬起,天上的云仿佛坏了事的仆人一般,轻手轻脚地蹑手蹑脚的蠕动起来。在东方云层的亮光处的缝隙中,一颗冒着金光的宛如天上的启明星般的小半颗脑袋试探性地露了出来。

东瞧瞧,西看看,不一会那小光斑像是在伸展身子慢慢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却未曾想竟还有一半的身子被云层吞没,我知道它正在努力摆脱阻挠,它将用尽全身的气力顶破云层……可能是用力过猛的缘故,朝阳的身子竟然像是装满水的气球拉伸了身子从云层的缝隙中挤了出来,再猛地跳出了云层,立刻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并调皮地在天际间划了个大大的“X”,光芒瞬间将一层叠着一层的云镶上了金边。

虽说接下来的时间中,云层还是一再地阻挠,甚至是试着将朝阳埋没起来,但是在每一次的阻挠,只会让朝阳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伴随着朝阳的升起,苏醒的不单单是那冬天清晨里带有寒意的风,同时苏醒的还有那轻纱一般将朝阳下的世界笼罩的雾气。在雾气的笼罩下朝阳的光居然逐渐柔和起来,散落在山谷间的民居映照着朝阳呈现出一种朦胧的诗意。或许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吧,但是能够注意到这些并且去珍惜的又有几位呢?

朝阳的第一缕光照进了天堂寺,金色的光辉轻轻抚过古老的巨石屋顶,唤醒了沉睡的赤红地砖。寺内,沉静的空气被逐渐渲染,一切都沐浴在这迎接新一日的灿烂的晨曦中。寺外,山上的空气是这般的清澈透明,朝阳染红了灵通山的脊骨,却改变不了山顶上那片深邃明净的蔚蓝天空。

天气变化无常,不一会,半个天竟然被乌云覆盖,经过层层阻挠跃出云层,逐渐褪去稚气的朝阳还是难以逃脱这张密不透风的网。云层下的世界已经完全被雾气笼罩住,山脚下的绵连不断的小山包成了一座座海上彼此孤立又相互照应的岛屿。

上山的风越发大了起来,寒意逐渐刺破身上的衣物直击身体,似乎能瞬间夺去裸露在外的部位的温度,就如那三脚架立着没一会就像冻住了一般,成为了难以手持之物。看来此地不宜久留,我还是抓紧时间下山,回到我出发的地方。

离开观景台路过建造在天然石洞的“天堂寺”时,寺中管理的老伯才在开启山门,在下方等候许久的三个小伙子向天堂寺走来准备朝拜,而我到斋房询问小学的任教老师是否还留宿山上。被告知,由于已经七十有几,他侄子不同意他再上山来生活,半年前就将他接回山下生活。

告别了斋堂的老伯,独自下山。回想这早上爬山的效率奇高,平时上山需要一个多小时,今天早上却只用了几十分钟——想必这就是迫于环境,专注完成一件事所带来的成就吧。

下山的小径上铺满朝阳光辉,我感到身心无限的轻松,就是双腿在不由自主的颤抖,仿佛是在显摆自己,炫耀这脚下踩的是今早征服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