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我们去平和吧!
一说起平和,最先想到的是“蜜柚之乡”。每年中秋前后,水果店最畅销的就是平和红柚了,水分充足,香甜可口,是拜月的必备贡品。但是你可见过这圆墩墩的蜜柚在树上的模样?你可见过绵延千里的蜜柚果岭?秋天,正是去平和最好的季节,而我有幸在最好的时节,去了平和。
秋分时节,到了平和,必先急不可待地品尝刚摘下来的“三红柚”。掰开果皮,柚子特有的芬芳弥漫开来,飘洒在空气中,双手上,头发里,如同沐浴了柚香香水雨,沁人心脾,旅途的劳顿瞬间消散。咬一口饱满的果肉,香甜的汁水在唇齿间流动,润泽了所有来客的饥渴。更美妙的是,我们是坐在林语堂故居的院子里,品尝这蜜柚。
平和坂仔是林语堂的出生地。林语堂在《我的家乡》里写道:“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的生活时所梦寐不忘的。”而此刻,我们就坐在大师故居的院子里。几棵近百年的大树,掩映着几间青砖瓦房,树下是鹅卵石铺成的庭院,古朴洁净。我们在树荫下低矮的石桌石凳上,一边品着柚子,一边想象着童年的和乐,在这院子里嬉戏读书。他也许曾躲在这大树后,突然跳出来,逗弄慈爱的母亲。也许曾站在这庭院里,眺望周遭的崇山峻岭,向往山之外的世界。庭院里有一口鹅卵石砌成的深井,少年的和乐曾用木桶在此汲水。木桶碰到水面,轻轻一偏系木桶的绳子,木桶倾斜就装满清冽的井水。这眼井水曾滋养大师的故乡之情。有趣的是,少年的和乐,为了省力偷懒,自己动手发明了水渠入厨房。这小小的发明,至今保留在故居里。我还坐在大师学习的小教室里留影,想象着当年他和兄弟姐妹在此读经书的场景。一代大师,从这里起步。
到了平和,满眼都是柚子林。恰逢秋季的第一场雨,雨后的果林似乎比春夏更绿,是厚实的墨绿色。无边的绿色下挂满沉甸甸的果实。走在这寂静的柚子林里,满眼是丰收的硕果,我心中涌起莫名的充实与喜悦。托着圆圆的柚子,采摘一个,它就敦实地滚到怀里来。我怀抱一个柚子,站在山巅远眺这起伏千里的果岭,氤氲的晨雾萦绕翠山,山间点点白色村居,有如隔世的桃源仙境。
新型的乡村在建起,同时又能保护几百年的古迹,这就是新与旧共存的隆庆村。经历近八百年风雨的蔡家堡,依旧以它古朴整洁的风貌静静地屹立在岁月里。走在蔡家堡光洁的鹅卵石街上,抚摸斑驳的青砖古墙,看新绿的蕨草从石缝长出,我心中轻声地对自己说:“慢些走,让我细细感受远古宋朝人的生活。他们在这风水宝地是怎样安居乐业的?”蔡家堡是个马蹄状的村落,在村中心有个四方小广场,是村民集会处。傍晚时分,当秋日的夕阳温和斜照,秋风徐徐轻抚树叶,我们支起桌椅,在这古镇的四方街,榕树下,办了一场诗会。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场诗会:古巷深深,秋风款款,忆古颂今,诗意盎然。
平和有百年的古镇,还有千年的古寺——三平寺。它身居深山,在群山怀抱之中,却享誉古今。很多善男信女来此朝拜。敬一炷香火,许下愿望,在日常繁杂尘世中,心中便多了信念,继续勤勉努力。现世安好,这正是“三平祖师爷”慈悲愿望。
正是秋意渐浓时,去平和走走吧。那里不仅正硕果累累,还有文化古韵,待你去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