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干
那次,弟媳回娘家路过县城,给我捎来了母亲种的各种青菜,蒜苗、芹菜、包菜、藠葱,还有几个白萝卜,都是寻常的农家菜。恰巧那阵子公婆和孩子回老家去,就我一人在县城,吃不了多少青菜,以致数天后,母亲来家里,那菜还剩下一大堆,特别是白萝卜,一根也没动,就那样安静地躺在客厅的角落。母亲看了一眼白萝卜,轻轻地说了声,“白萝卜吃不完,也可以切薄片晒一下,腌制起来早晨配稀饭,很爽口的。”
此次母亲是随堂姐一家来县城玩,顺道来家里喝茶,一屋子的人闹哄哄的,我光顾着泡茶也没顾得上向母亲讨教腌制白萝卜的方法。等他们离开后,估摸着母亲到家了,我才给她打电话,讨教如何腌制萝卜干。在母亲的指导下,当天晚上,我就把几条白萝卜三下五除二去皮切薄片拿到阳台晾晒。第二天晚上,见吹了一天风的白萝卜片软了下去,我便将它们收起来,撒上盐巴、揉搓,搓至微微出水,放在盆里腌制一晚上,第二天继续摊开晾晒。如此这样三天基本就腌制透了,可以吃了。母亲说洗洗就可以直接吃。但是我觉得清炒一下应该更香。按照自己的想法,起锅烧油,油热下葱蒜爆香,再将洗净的萝卜干放进锅中炒至香味飘出,关火装盘。看着眼前色泽鲜艳的萝卜干,没忍住夹一片塞嘴里,浅尝一口,鲜脆爽口,咸香入味,这个味道真的是太熟悉了!
这熟悉的味道,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中学时代。
千禧年,我开启了初中的寄宿生活,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还没有今天这般丰富。寄宿生吃食堂,一个星期也见不到一块肉的影子,偶尔改善生活就是给自己加半个蛋。当时正在长身体,虽然一天吃了一斤米——早餐二两稀饭、午晚餐各四两干饭,但缺少油星,整天都觉得饥肠辘辘。每到周末回家,免不了向母亲抱怨一番。终有一日,在我抱怨完了之后,母亲淡淡地说,那不然这周给你带点萝卜干吧。当时对萝卜干没有什么概念,就随口应了声“好”。
周日傍晚返校,母亲将一个玻璃罐子塞进我的背包,叮嘱我要仔细一些,以免打碎。我不知道母亲是何时准备的这罐萝卜干,一路上都小心翼翼护着罐子,生怕真的被我打碎。第二天在食堂,当我打完饭菜坐下来准备吃饭的时候,打开玻璃罐,一阵属于萝卜干炒肉的特别香气飘了出来,我原以为只是萝卜干,没想到母亲竟然用猪肉来炒!那天的萝卜干炒肉是我寄宿了大半学期在食堂吃的第一块肉,把它塞嘴里慢慢咀嚼,猪肉的咸香伴着萝卜干的香气,人间美味呵!想着一周有五天,为了每天都能吃上这一口萝卜干炒肉,我舍不得多吃,夹了两筷子,赶紧盖上盖子收起来。不知道是过了成长期还是因为有了那两块猪肉和萝卜干的加持,从那以后我鲜少觉得饥肠辘辘。中学六年,除了萝卜干炒肉,母亲还给我带过咸菜炒肉、笋干炒肉、肉松,但最让我怀念的还是萝卜干炒肉,肉香、蒜香还有那萝卜干特有的香气。
现在日子好过了,物质丰富了,鸡鸭鱼肉,只要想吃都可实现,但仍爱母亲所做萝卜干的这一口咸香爽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