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抱梭”龙头城
在安厚镇东南部龙头村,有一座椭圆形土楼,名曰顶厝城,也称龙头城。
龙头城,长99丈,宽42丈,城郭一周300多开间,均为二层高平房;城郭外有九个池塘环绕,拱卫城郭,就像护城池。城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在东门曰“道典寅宾”,西门曰“泽薮丰宁”,南门曰“风动时薰”,北门曰“北辰拱极”。走进城内,民房密布,错落有致,有的三落五开间,有的二落三开间;没有统一坐向,也没统一大小;可是厝厝有埕,既当通道,又可左邻右舍的公共空间;交错纵横,互相联通。
龙头城是龙峰头林氏聚居地,始建于明代景泰二年(1451),迄今已有近600年历史。龙峰头林氏原来居住在五寨埔坪,大致于大明景泰年间迁居开基于漳州府平和县新安里和平社四田堡龙峰头。
相传龙峰头林氏开基祖林太妈刘氏精通地理,深识风水,明晓地骨,在原住地五寨埔坪与五寨林氏第三代林日隆结婚生下三子后,不幸夫婿亡故,她安葬亡夫后,毅然背着亡夫神牌,携带着三个儿子及两个小叔,从五寨埔坪爬山越岭,来到矾山余脉高峰联盟岭顶,当她向西俯视联盟山下,龙头旷野,一片平洋,随即从山上来到龙头平洋,走到龙峰头小山丘下,她环顾四周,矾山巍巍东峙,而龙峰头西向则有白石岽—土狮子山环抱,北边一条来龙从龙头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发脉,绵连大峰(灵通)山,一直蜿蜒至她所站龙峰头小山丘,犹如一条从西北向东南盘旋而来的蛟龙,来龙雄壮有力,此处正是“龙抬头”之地,的确是块不错的风水宝地;又见小山丘东南向,前有平洋旷野,东侧矾山下有条大溪蜿蜒东去,溪山之间有块椭圆形坡地,酷似一条“锦鲤”,站在远处看这龙峰头小山丘和这块椭圆形地块,与山前旷野及由西向东的那条“龙头溪”相映衬,真有点像一条鲤鱼抱着一个鱼梭,“这不是‘鲤鱼抱梭’吗?”林太妈刘氏大喊一声,“有龙抬头,又有鲤鱼抱梭,”林太妈刘氏自信从容地说:“此处才是我开基聚族之地!”于是,林太妈刘氏带着三个儿子及两位小叔子在这个“鲤鱼抱梭”之地停留下来,生息创业。
由东南在西北,林太妈刘氏带着三个儿子及两位小叔子在这个“鲤鱼抱梭”之地,围坡筑城,繁衍生息。在筑城过程中,颇懂风水地理的林太妈刘氏就在城北“猪槽脚”给自己留下一块千古佳城。当她过世后,他的儿孙们依照老人家嘱咐,在北门城内用小圆石砌筑起一座圆形坟墩,坐西向东安葬开基“老妈”。如今数百年过去了,坟茔依然完整无损,好像赫赫有灵一直在庇佑着她带来开基林氏的后裔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也许是这位高瞻远瞩的林太妈刘氏庇佑,经过几代人努力,龙峰头林氏筑起一座城堡,并在城中有序建起一排排平房,还有林氏宗祠和“保定堂”。最有建筑特色要属这座“林氏宗祠”,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依次由外围墙、外天井、前厅、内天井、两侧卷棚内顶走廊、正堂组成,呈四方形“四点金”格局。相传此地是“黄峰出窠”正穴,原开99个门窗,犹如峰窠之态,颇见特色,堪称“风水宝地”。城中还有一座“保定堂”,虽然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小庙宇,但却是龙峰头历史最悠久庙宇,庙中神明显赫,并有龙峰字样石刻联对:“保元府夥咸寰宇,定宠靖川澹龙峰”,据说这是林氏旅外赤子裔孙返乡谒祖认亲最信得过的历史渊源见证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变迁,偌大的龙头(顶厝)城已容不下日益发展壮大的龙峰头林氏裔孙,他们向西建起“怀德堂”,向南建起岭顶楼、下埔楼、崎坑楼、交坪楼……自开基600多年来,龙峰头林氏后裔已经传衍了25世,近在安厚本地播迁有4个行政村56个村小组,其范围东至石桥头溪尾,西至大坑崎坑,南至黄山湖,北至鸽溪黄田径,方圆20.26平方公里,人口达1.56万人。远的福建、广东、北京、上海,还有港澳台及东南亚,如清朝乾隆年间十三世祖伯公挈眷渡台居宜兰,此人正是林毅夫之先祖,据史谱统计,仅台湾宜兰,龙峰头林氏后裔就达数千乃至上万人口。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龙峰头林氏开基以来,始终秉持“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祖训,注重诗礼继世,耕读传家,文化积淀深厚,被安厚一带褒称为知书达理的文明村。在古代,这里耕读传家,科举蝉联,秀才、庠生、举人、进士层出不穷。近代以来,龙峰头林氏大中专毕业生不少于300人,仅在2008年重修祖谱中载有“博士、博士后、大中专”多达200人以上。
“龙居宝地林皆秀,峰聚群山鳌占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龙峰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民俗文化。这里有闽南地区罕见的“神人同祭”之庙宇——振峰庙,庙内奉祀晋代名臣谢安、唐代名将“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及肇基祖林氏太妈刘氏等48尊神明,规模宏达,富丽堂皇。每逢农历正月十四日即传统元宵佳节的前一天,这里均会举行庙会走庵活动:鸣锣开道,帅旗前导,神尪在前,龙艺跟随,八音伴后,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播散开春新祝福,祈求新年新气象。
除了正月元宵前后的庙会走庵活动,龙峰头林氏还有一个特色民俗,那就是“抛棕闹端午”。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午时,漳江上游龙头溪段的两岸人头攒动,龙舟竞渡,同时还举行抛棕比赛,各方备有100粒棕子,要在特定的时间内抛完,先抛光者则为胜者,被打中的人要罚吃棕子,闹腾了好大一阵子,人们依然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这正是:鲤鱼抱梭龙头城,林氏肇基启繁华。人杰地灵不用说,长发其祥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