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38期>正文

90后平和姑娘邓琳:“爱达·魔都号”邮轮上的璀璨“焊花”

作者:☉赖金才 林秀艺 文/供图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4年06月03日

近日,平和坂仔的优秀女青年邓琳,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专业精神,登上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作为船舶海工的年轻人引发了广泛关注。

作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高级工程师,邓琳和团队攻克了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激光复合焊生产线工艺开发技术难题,用知识和汗水书写着新一代青年的奋斗与担当。

1992年,邓琳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平和五中的美术老师,严谨认真的家风深深影响了她。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邓琳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了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都成了她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2007年,从平和五中毕业的邓琳,以全县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厦门外国语学校。2010年,她顺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选择了工科专业。在求知的道路上,邓琳不断追求卓越,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直博的机会,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2020年博士毕业后,邓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作为她事业的起点。面对陌生的船舶制造行业,她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业的热爱,迅速融入团队,成为公司精度技术部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大型邮轮作为世界上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舶之一,其薄板焊接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邮轮建造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焊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薄板变形,影响整船的精度和性能。

邓琳作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技术部为数不多的女孩,她入职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为大型邮轮国内首次采用的大功率激光复合焊接生产线进行工艺开发。在生产车间无数次的数据采集和实验操作,经过上千次焊接实验,熬过一个个难眠之夜,到2021年底,邓琳和团队基本掌握了激光焊接工艺开发能力,在薄板焊接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将激光复合焊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型生产流水线,在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薄板焊接质量和造船精度。这项创新技术在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应用,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如期交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技术在正在建造的2号大型邮轮的应用比例将更高。

面对采访,邓琳谨慎谦逊,她比喻自己只是大型邮轮中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造船行业对我来说很新,是我想要在的地方,甚至是值得长期耕耘的地方。”她坦言,三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对这个原本陌生的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了她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