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38期>正文

“狮豹虎”与大水蚁

作者:⊙妙 与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张艳珍  日期:2024年06月03日

西北雨——夏季闽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本质为气团性雷阵雨,因气流受到夏季台风或热带低气压的影响,引发西北方向的云团南下形成降雨而得名。此种天气为局部性、突发性、降水量大且急促猛烈,并伴随着电闪雷鸣,常出现在夏季午后时分。闽南语里“西北雨”的念法谐音“狮豹虎”,想来是相当符合它如同猛兽般的形象,还蕴含了几分无奈与戏谑的趣味。

下午两三点,正值上班族午休结束准备返回工作地点的时间,也恰逢西北雨的高发时段。惧怕“狮豹虎”突然出没,把骑车的人们打得落花流水、措手不及,每辆电瓶车里得常备雨衣,特别是在这个时间段外出,还需费心关注天气预报。纵使未雨绸缪,雨势迅猛也往往让人来不及反应。上一秒还安稳地行驶在通勤路上,下一秒豆大的雨滴不由分说砸在脸上,再下一秒刚刚靠路边停稳车正准备掏出雨衣穿上,“狮豹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瞬间收获清凉的狼狈。

记不清今夏有多少次,“虎口逃生”的我拖着半湿的身躯回到单位,即使裤腿袖管湿答答的糊得身上难受,也只能继续埋头工作。若是不必外出,这种天气还算不上太讨厌,至少对于童年时期的我来说,近距离观摩一场暴雨的酣畅淋漓,不失为一种隐秘的雅趣,一种代为发泄情绪的方式。当然,一切以安全为前提。黑市街的商家们是一群习惯看天吃饭的老江湖,早在“天乌乌”但还未打雷落雨时,就凭借丰富的经验判定有一场西北雨即将来袭。他们用尼龙绳牵绑透明塑料防水布悬挂在屋檐外,防止雨水瓢泼飞溅。无论是陈列的货物还是檐下的人,都能幸免于难。

在闽南的夏天,可不止“狮豹虎”一位“不速之客”,还有一群同样来势汹汹的“客人”——大水蚁。大水蚁多在大雨将至的傍晚倾巢而出,只要有光源扩散的场所就会被它们侵占。它们喜欢温暖潮湿有光线的环境,老街有;它们喜欢衣物、纸皮、木材等食物,老街也有。老街密集敞开的铺面,正巧为大水蚁筑巢繁殖提供了绝佳场地。

它们挥舞翅膀、接踵而至的身影几乎席卷了我的所有暑假。开放的店铺不适合采用杀虫剂灭蚁的方式,店家大多只能挥举着电蚊拍,在空中与这团难缠的外来客展开大战。对于该项驱虫的“苦差事”,我很乐意为家中效劳。电蚊拍滋滋作响,没有一刻清闲,而我却很满足,那声响听着酥酥麻麻,有一种难以言诉的快感。这类看似杀伤力较弱、体型较小的虫子,即便集结成团,年幼的我并不觉得害怕,反而好奇地把玩起来。那时我总想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摘掉赖以飞翔逃生的翅膀,沦为毫无抵御力、缓慢爬行、任人踩踏的模样,于是抓起几只用手指轻轻一捏,那比蝉翼还薄的翅膀一下子就脱离了躯壳,好似不具重量。原来轻薄的翅膀本就容易在飞翔降落后自然脱落,可能这是它们“飞蛾扑火”的代价吧。

许多年后经过科普,我才得知原来“脱翅”是大水蚁为达到交配繁衍目的的物种习性,它还有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物种学名——白蚁。酷爱蚕食衣物与木制品,其杀伤力不可小觑。假设白蚁成功在室内筑巢,繁殖速度可达到日均上万卵,对木质家具的损害不言而喻,在室外还会危害植物和农作物。后知后觉,骑楼内部木质结构的腐坏,或许就是长期遭受了白蚁蛀食的可怕后果。

“狮豹虎”和大水蚁总是会在每年夏天如期而至,回想起来已如同老友一般熟络了。只可怜我的老街,目之所及之处,日渐苍老孱弱了,好像再也承受不住风雨和虫蛀的侵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