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作
有一种概念在我刚懂得作文的时候就有了,但那只是种概念,好比我刚知道我父亲的名字一样,名字虽然清晰,但那两个字与他的现实格格不入,名字没有带来太多激情。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没有形态可表达的意境,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并且我还希望它持续发展下去。只是希望,这种希望只是好奇心在催化而已,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要什么。
说的其实是创作。文学创作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有时也会有快乐。我觉得我很享受创作的过程,每次创作时,我有时心里痛,有时又很快乐,有时心情平静,有时又疯狂得歇斯底里,创作并不是一件爽活。
这些年来,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文友或师长们,他们对我的作品提出的意见很少。意见不多那就很麻烦,我希望周围的人能多提意见或建议,这样,我的创作才能不断成熟和有所发展。不提,就表明他们都没上心。能够给我提出批评和建议,我要接受,因为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我才能从中受益,并给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
但有些人会乱扣帽子,这我是不大乐意接受的,倒不是说我小气,而是说他们不够大度,不懂得互相尊重。想想友谊总是很美好,对于某些无理取闹的,我也不做过多解释。
好的创作要有好的环境和好的心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乐观,才会健康。当然,也离不开创作者的综合素养。
我想我并不具备较好的综合素养,倒是本地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我感触颇多,便也自然而然有了想继续创作的冲动。我以前的创作多少带点刻意,刻意到每天要完成一定字数的作品才肯休息,即使回到老家,我连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都不肯放过,自己一个人会经常到野外搞文学创作,刻意让自己变得孤独,并在孤独中自我满足地写下一些东西。
这样的作品多了刻意,不随自然环境自然陶冶出来的作品,我始终觉得它是不够成熟的。另外也因为我的创作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够丰富。
但是许多年以后,当我重新翻阅以前的作品时,细细阅读之下,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尽管这些文字稍微嫩了些,格局小了些,但情感却是最真实的,语气也略显可爱。
突然感怀,其实创作也可以刻意,刻意地去追求心灵上那些从未有过的向往,刻意地去追求文字上那种深不可测的理解,去构思那种隐隐约约的模糊的概念。
原来这种刻意表达出来的意境也可以这样优美。想来想去,创作这东西随意也好,刻意也罢,只要能写出代表自己秉性、健康的好作品来,即使文字表现力差些,文中思想笨拙些,故事构思简单些,随自己心去创作,便也敬业了。这样想,我们的创作也便心安理得了,对我们嘲笑也罢,欢呼也罢,仅当作闲聊就好。
本章没有故事,故事在于自我感应之中,在于你我心灵共通之处,在于能够看懂我的文字,能够用文字来与我表述真切情感的人群之中,还在于我们似懂非懂的情感之中。
我会坚持创作,只要坚信生活是美好的,我都将坚持。
我的创作目前谈到的只是文学作品方面,其它的创作那是以后的事了。其实我也想创作更多东西,只是现在连生活都过得力不从心,哪里还敢想其它事。
想想人生其实很可悲,我们活着时总想要很多东西,物质包括精神财富,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心情总有落差,生活与理想总是在矛盾中并存。
还是创作吧!继续创作自然也有我的道理,因为我想让更多的人来监督我的行为,来端正我的思想,来提升我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的创作能力。
还是继续创作吧!即使我从来都不想往报社或杂志投稿,那就创作出来放在心里头,有时间看看,有时间想想,这样,多少还是有收获吧!
或许在若干年以后,我所有的创作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