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31期>正文

南胜: 党建赋能 小茶点做成大产业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4年04月15日

本报讯(詹馥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奋斗,更少不了党建的引领。对此,南胜镇乡贤胡海龙深有体会。

2019年,“80后”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胡海龙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经营起父辈的糕饼厂,南胜传统糕点从此走上了改良升级、规模化生产、网店商城的轨道。2023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一枚巴掌大的糕点串出一连串产业链,衍生工种20余种,从仅10余名工人的家庭手工作坊变成可吸纳本地劳动力近两百名的企业。

先前,麻枣在平和被归类为“油炸型膨化食品”水分标准不可超过 7%,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发展。

“作为传统特色食品,麻枣的水分控制在7%以内会口感发硬,失去传统糕点口感的精髓,丧失市场竞争力。”胡海龙告诉记者,邻近地区的泉州、厦门,将麻枣归类在“油炸类糕点”等其他类别,水分的标准上限是24%。此事件引起了平和县麻枣生产商及南胜镇商会党建联盟的广泛关注。

“南胜镇商会党建联盟成立于2022年,目的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南胜镇党委组织委员罗嘉沩表示。

最终,在南胜镇商会党建联盟的牵头下,胡海龙、杨鹏辉等10位平和县人大代表共同提出产品归类变更议案,解决了此问题。

“食品加工是南胜镇最大的产业,南胜商会党建联盟在申请产品归类变更问题上实现了企业抱团聚力,破解瓶颈,共谋发展。”罗嘉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