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29期>正文

在潮州

作者:⊙林国华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4年04月01日

近年来,周边游十分盛行,自驾游、组团游如火如荼,一百三十多公里外的潮州成了热门的首选,妻看着朋友圈一个个晒出的照片,很是羡慕。于是在明媚的春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拿起电话打给小林,让她找个旅行团出游,没想到一约就中,心花怒放。

潮州,对我来说很陌生,可对妻子来说,那是她青春的记忆。那时的她,正值妙龄,在县潮剧团演出,常年活跃在广东潮汕一带,说一口足以乱真的潮州话,等到演出淡季,就在潮州古城的影剧院里排练,一住个把月。清晨,早早起床,压腿,空翻,练嗓子是每个演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曾繁钟虽然个头不高,但要求严格,没有完成任务绝对不会让你休息。武生的花枪、旦角的水袖,他们各自选定一个角落练习着不同的动作,不大的戏台白天依然热闹。上午,庄冰晶导演开始她忙碌的节目编排,从演员的台步走位到动作表情,从念白到唱腔,再到后台伴奏,她总是一丝不苟,一遍不行,再来一遍,这样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有时,剧团领导会联系广东潮剧院的大咖们来指导,大伙儿零距离地接触到姚璇秋、洪妙这些活跃在潮剧界的明星们,看他们示范,听他们讲解,这样,平和潮剧团来到潮剧发源地,接受熏陶和浸染,在母港的休息和补给后,继续他们的征程。下午,那是大伙儿最惬意的时光,少女们结伴出行,穿着灯笼裤、练功衣溜达在古城的街头巷尾,寻找陈三五娘的足迹,她们操着流利的潮州话,跟老板们聊天、购物,古城里回荡着这些美女们银铃般的笑声,她们俨然成了潮州人。这些美妙的时光,这样难忘的画面深深地刻在妻子的脑海中。

我们从高速路口上车,妻子神情激动,心已经飞到潮州了。导游介绍的潮州特产,潮州风情勾起她对潮州的回忆,她一路娓娓道来,好像她才是导游,而导游才是游客。

千年古城潮州,因韩愈的到来而变得闻名遐迩,流传千古。古城的山、水也因韩愈而姓韩,韩江、韩山也因此得名。他虽然只待八个月,女儿也在上任的路上不幸夭折,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但他却给潮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后人还为他修建韩文公祠、广济楼和广济桥,以纪念这位不朽的神话般人物。

汽车几乎匀速前进,一小时十五分钟后平稳地驶出高速公路,过二十分钟中进入市区,在韩山师范学院门口停车,这“师范”二字给我足够的亲近感,韩山的“韩”让我看到韩愈的影响力和后人对韩文公的景仰。韩愈的兴学选士,重视文化传播已经在古城生根发芽,成了古城的文化符号,而师范学院成了韩愈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一个叫泰佛殿的景区里,我们登上望江楼,眺望韩江和潮州古城,只见宽阔平静的江面微波粼粼,笔直的江岸上林木葱茏,树木后面高楼林立,古城在哪里?

时至中午,幽默的陕西导游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下一个目标,到国际美食之都潮州城,品尝潮州的牛肉火锅,感受一下潮州人火一般的热情。火锅城里,人头攒动,火锅冒出的蒸汽弥漫着整个楼层,服务员推来一车车的食材,牛肉、牛杂、牛肉丸、粿条、水饺、金针菇摆满圆桌,大家根据各自的喜好盛来蘸酱,大快朵颐。同桌中有四个来自青海的家庭成员,他们品尝过后,赞不绝口,虽然他们老家也吃过牛肉,但是这种吃法、这样的风味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大呼过瘾。

吃饱喝足后,大家登上电瓶车,一个爬坡,上了韩江大堤,左边是江天一色的韩江,右边就是妻子朝思暮想的古城。直升机在古城上空盘旋,大型客机在古城边上起起落落,厚重的古城墙屹立在眼前,高大巍峨的城楼飞檐翘角,三楼正中“广济楼”、二楼正中“东为万春”鎏金大字,使城楼变得古朴典雅,楼上的红灯笼与楼门的潮州大鼓、各色旌旗交相辉映,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气氛。

随着人流,穿过城门,开启进入古城模式。城门连接着牌坊街,街道是古老的街道,从二楼的拱形窗户和石膏花样中,还能看到民国样式;牌坊却是崭新的牌坊,牌楼的规格、样式、字体都是根据古代牌坊的仿造,据导游说原来三百多座现在仿造了二十二座。街上是人,店里是人,城楼上是人,城墙上也是人。有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有皓齿黑皮的非洲人、有全身戴着银饰的苗族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用熙熙攘攘、人山人海来形容人多一点也不为过,这让人想起堵车的马路,所有人流涌入潮州古城,摩肩接踵,缓慢流动,流入古城的每一个角落,直至把古城填满。人们举着手机不停地拍摄,把潮汕牛肉丸、老郑蚝煎、卤鹅肉、墨鱼丸、老香橼、九制陈皮、单枞茶、鸭屎香……收入镜头,及时把古街的影像传播到远处的故乡,让亲朋好友们分享古城的美景、美食。他们走进店里,把潮州特产收入囊中,还不时从兜里取出,放进嘴里边走边吃,没了淑女绅士的风范,却有顺其自然的随性。妻子走进店铺也想买些当年尝过的小零食,虽然有些相似,但没有当年的口感,可惜偌大的古城,还是没能找到,感到一丝遗憾。

除了美食,潮州的工艺品之多、之美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是潮州的传统工艺,各式各样的笔筒,雄狮、麋鹿、犀牛、肥猪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动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还有弥勒、观音、关羽……这些雕刻或诙谐、或端庄、或威武,让人爱不释手。草帽店里各种草帽、坤包、草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竹编店里摆放着鸟笼、提篮、簸箕、零食果篮盘、馒头筐样式新颖、巧夺天工。还有潮州刺绣,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就由广绣和潮绣组成,古城里还保留着许多潮绣世家,店里摆放着各种精美的潮绣作品,有花鸟、有仕女、有山水、不一而足,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徜徉在古城街头,来到潮州影剧院,寻找妻子当年的记忆,游览了千年古刹开元寺,欣赏广济桥的过河拆桥,瞻仰韩文公祠。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韩江大堤上挤满从古城街道涌出的人群,许多女孩盘起瀑布似的长发,发髻上插着一根金色的发簪,发簪的末端挑着一个镂空的灯笼,灯笼里发出微弱的亮光,行走在江岸上,与夜空中正月初五的月光、广济桥的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成为一道移动的风景。

在古城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一张橘红色的大海报,上面写着“2月,在潮州”。是的,2月将过,我们的心还在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