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乡:乡贤助力“种养+” 敲响柚下“致富门”
本报讯(杨杰滨 林惠贤 林锦涛)近年来,国强乡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绿色生态种养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生态“种养+”产业,在种植果树的同时发展生态养殖业,引领传统农业和养殖业转型升级,力促土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互促共赢,走出一条果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其中,落户在国强乡乾岭村的蜜柚生态种养示范区项目正谱写着平和县现代农业新篇章。
近日,山间的晨风吹进国强乡蜜柚生态种养示范区基地,成群结伴的“走地鸡”跑出圈舍,时不时拍动着翅膀,奔向蜜柚林,相互追逐抢食,开始了一天的觅食和“嬉戏”,这成了技术员张长水每天工作的日常。“蜜柚林下养鸡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张长水告诉记者,这批共养殖了1600只鸡,在天气变化时,他会用姜、红糖煮水给它们吃,可有效预防鸡生病、感冒。原生态喂养的鸡,且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肉质好、口感好,颇受消费者喜欢。
“以地定养、种养对接”,坚持以土地承载力优化养殖布局,科学测算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规范划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协调布局及匹配规模,实现蜜柚树为鸡遮阴,鸡为蜜柚树除草,鸡的粪便被蜜柚树吸收,土地又长出茂盛的青草。这种生态种养循环开启了“树上有果卖,树下有鸡卖”的双重效益模式。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地多用,双向收益,既减少了饲养成本,也保证了禽畜的绿色生长和肉质的香嫩,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菜篮子”的同时,销量自然不成问题,还没等到上市,就快被提前预订完了,并在市场上被消费者交口称赞。
在厦门工作的张熠就深有体会,他说,这次回来国强乡就是看中生态“种养+”的市场前景。张熠是国强乡乡贤、国强乡蜜柚生态种养示范区销售代经理。他说,通过考察项目,他了解到月嫂和月子中心的资源与生态养殖非常匹配,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考察中他发现两边这个资源是互通的,月嫂是属于服务中高端群体,对鸡的质量要求较高,而国强乡生态种养养出来的鸡,肉质正好能够符合她们的要求,是一个双向互补的项目,所以就启动了这个项目。
据悉,国强乡蜜柚生态种养示范区位于乾岭村,面积共550亩,其中一期150亩,二期400亩。示范点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技术+农户”的模式,成立平和县丰旺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在山顶戴帽套种名贵树种、山腰处结合生态果园建设、利用蜜柚树下空间增设鸡舍、在池塘边增设鹅笼的方式,打造生态立体种养农业。
产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乡贤人才的鼎力支持。近年来,国强乡将在外乡贤全部纳入乡贤花名册,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定期调整、更改信息,把乡贤力量当作资源悉心招引孵化,不断加大政策支持,联络乡贤感情,培育乡贤文化,激发乡贤热情,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囊团”“强引擎”。
“当时在部署‘种养+’项目的时候,也在考虑养鸡技术人员和销售渠道,同时了解到厦门有一个乡贤,他手头有着非常丰富的月嫂资源,通过联系,让他回来协助我们开拓市场,打通销路。”国强乡人大主席蔡小勇说,“他非常支持,回来帮我们建设销售渠道。目前,销售情况十分可观,这一批的1600只鸡已经被预订一空。下阶段,我们打算通过这个模式来打造下一批‘种养+’新的模式,扩大养鸡规模,让更多的群众可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拓展新的就业渠道。”
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引导乡贤“回巢”助力。近年来,国强乡积极引导乡贤发挥资金、专业、技术、智力等优势,不断激发农村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幅幅“富村山居图”在国强乡大地徐徐展开,唱响了乡贤回归与产业兴旺融合推进、活力迸发的新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