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木棉树
阳光照在树上,细细碎碎。抬头的瞬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棵站立在路边的木棉树上搭了许多个鸟窝。虽已深秋,但这棵如战士般的木棉树依然苍翠欲滴,丝毫没有受到“秋老虎”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木棉树是与众不同的。它先开花后长叶,花叶不相伴。阳春三月,木棉花就抢先占领了枝头。碗口般大小的红色花朵,吐露着金灿灿的黄色花蕊。花后几个月便会长出翠绿色的叶子,结出椭圆形的蒴果。蒴果成熟后自然裂开,吐出白色棉絮。棉絮飞尽后,叶子就陪同枝干度过秋冬。
就因为它的独特,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犹记得读小学时,每到捡拾木棉花的季节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路边,绕着木棉树围成一圈。那时候过往的车辆比较少,父母也没时间管我们,木棉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们儿时的“游乐场”。在这特殊的“游乐场”里,我们都练就了一番本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到花季,只要听见“啪”的一声就知道有木棉花从树上掉落,这时大家便会争相跑去捡拾木棉花,拾花成了一种比赛,一种拼速度拼敏捷度的比赛,久而久之,大家都练就一身非凡的本领,只要一有动静,小伙伴们如同比赛,箭一般蹿出去。
我和哥哥也是拾花大军中的一员,但我们并不喜欢同任何人争抢,能先一步捡拾到就捡,不能的抢先时也不和人较劲儿。有时明明已经到手的木棉花,仍有小伙伴们上前来争夺,我们担心掐坏了这鲜艳的花儿只好拱手相让。然而,还有更霸道的野小子,往往要独吞满地的落花,包括别人捡拾的花儿。那次,哥哥就和那一位野小子因争花而闹翻了脸,最后连所有拾到的花儿都遭了殃,都被他们踩成了泥,气得好多人都哭了,最后竟惊动了家人。在大人的调解下,大家总算和解,过后又和好如初。
拾花是为了欣赏,而不是为了占有。经过这次争执,小伙伴们不再争抢,开始懂得分工协作,大家把拾到的木棉花放到一处,然后彼此分享,大家抽出黄色的花蕊,把木棉花做成一盏盏灯笼把玩,有时也会把它们当成花灯拿到小河边漂流。
过了拾花季节,属于我们的快乐时光便是捡棉絮了。微风轻轻吹过,白色的棉絮犹如鹅毛般四处飘飞。起初我们并不知道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从哪里飞来。后来仔细一瞧才发现木棉树也会长出白色的棉絮。自此,过了花季无人问津的木棉树下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小伙伴们又回到了“游乐场”,继续守着木棉树。大家都想多捡一些棉絮做成一个舒适而柔软的枕头,一到放学就守在木棉树下,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小袋子,可是这如绒毛般的花絮哪有那么容易捡拾,从未见过谁拥有一个花絮枕头。然而,对木棉花絮的记忆,就像一段落下的童年梦境,它一次次回到梦中来。
路边的木棉树,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美好记忆,如今我们都不再聚集在木棉树下玩耍,但每次谈起路边的木棉树时,童年的时光就满屏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