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记
1987年,我读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凤凰牌自行车在农村还很稀罕,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老爸和大哥能用。我真羡慕他们骑车的样子,当自行车飞奔起来,后背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来,就像骑着一匹快马驰骋于山间小路,帅气得很,于是我也想学骑自行车。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大哥偷偷牵出家里那辆宝贵的“凤凰”,来到村子旁的晒谷场,他在后面扶着,我踩在脚踏板上,一次次试图在自行车刚奔跑起来的时候跨上去,只是往后跨我腿还不够长,往前跨又有一根横杆高高的挡着,就这样挣扎了好多次,都不能成功骑上去。大哥说:“算了,你还不够高,以后再学吧。”可是要强的我,咬着牙把自行车越推越快,在哥哥追不上我的惊呼声中,我左脚蹬在脚踏板上面那个转轴上,右脚“嗖”地从后面跨了上去,稳稳地坐在上面,不够长的两条腿半踩半踏的,终于把自行车骑得溜溜转。哥哥看我那很不规范的骑车动作,哈哈地笑弯了腰。我正得意着,突然看到拐弯处有一块小石头,躲闪不及的车轮一声“咯噔”,自行车瞬间摔倒。可大哥一声惊叫,不是心疼我摔得龇牙咧嘴,而是心疼自行车头的铃铛“哐当”一声掉地上,他说这下惨了,非被父亲修理不可。
悄悄溜回家,把自行车原地放好,把铃铛藏在抽屉里。尽管父亲很快就发现“凤凰”的异样,瞪了一下眼,却也没有骂我。过几天我又偷偷地把自行车牵到晒谷场,有了上次成功骑上去的经验,我如法炮制就用那种方法继续练习,两条不够长的腿慢慢就掌握了半踩半踏的节奏。最难控制的是紧急刹车,往往左脚踩在转轴上,右脚还没垮下来,车子就要往左边倒。晒谷场上不断地练习,尽管又摔倒过几次,尽管大哥对我那不规范的上下车动作,笑得直翻白眼,我却自我感觉良好,骑车动作越来越熟练。等到我上初一的时候,父亲终于给我买了一辆小一点的女式自行车。每天我麻溜地骑着它上学,当努力蹬上那段山坡,让自行车从山坡顶上快速地飞奔下来,凉爽的风从耳边“嗖嗖”而过,我的头发在风中飞扬,那感觉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广阔的田野上自由地飞翔。
初中毕业考上一所职专,到省城福州就读公路工程养护专业,每天学习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机械等课程,其中工程机械还有一个实际操作的考试环节,一般男生学开压路机,女生可以学做实验。全班8个女生,论个头我最小,所以当我跟老师说我想学开压路机,她们笑成一团,说,你爬得上去吗,那压路机?我说不试试看怎么自己知道能不能爬上去!也许心里赌气,我牙一咬心一横真的就跟老师学开压路机了。其实几遍操作下来,才发现压路机比想象的要好开很多,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坐在上面视线开阔,操作杆只有前进、后退和空挡,转弯靠方向盘,速度慢简单易学。难度系数高的是压实地基的时候,需要准确判断轮子的位置,只有摆正轮子才能对地面进行垂直碾压,而且每次碾压的轮子要重复上一次碾压痕迹的三分之二左右,以此类推,反复操作,才能将地基压得扎实且平整。为了能控制好轮子碾压的位置和三分之二的判断,我反复观察角度,再凭借老师传授的经验,终于能稳稳当当地开上压路机在学校的操场上按要求操作,并顺利通过考核,这让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觉得只要肯努力和用心,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参加工作后,分配到公路部门,工作没多久就被借调到“先行工程”的工地当现场施工员,不仅离家远,而且地段偏僻交通不便,那个时候学会骑摩托车就成了当务之急。花了三个月工资买下一辆二手女式大洋摩托车,这种摩托车没有离合器,只有刹车和油门,倒也容易上手。拿到驾照第一天先在工地上骑行几圈后,我就信心满满的把它开上公路,正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时,却突然发现前方村口窜出一辆逆行的自行车,一时间慌张得竟忘了刹车,紧急避让间,我把摩托车开到公路沟里去,一下子就摔倒了。这次教训让我身上多处被磕碰和擦伤,尤其脸颊右侧被沟里的石头蹭掉一小块皮,疼痛难忍。望着早已逃之夭夭的那辆逆行自行车,我只有自认倒霉,强忍住疼痛,硬是把摩托车推上公路。有了这次教训,让我意识到骑车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醒,时刻注意观察路况信息,才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工地三年,那辆大洋摩托车后来就像我的两条腿一样,让我可以穿梭自如于工地和回家的路程,既解决工作上的需要,也方便个人日常出行。再后来,成家立业,家里终于添置了小轿车,我很快拿到驾照,经常带着父母和孩子短途自驾游,留下许多欢声笑语的回忆。
从少年时代很是稀罕的自行车,到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的小轿车,时代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有时回想过去,感觉这学骑车、学开车也像行走人生路一样,只有自觉克服畏惧心理,勇于学习和尝试,才能越走越顺畅,给自己生活带来一些别样的体验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