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94期>正文

我与开发区的不解之缘

作者:周学艺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3年07月31日

我与开发区的不解之缘

⊙周学艺

那年,从长沙坐火车到福州,又从福州换乘动车到厦门,再从厦门换乘客滚船,最后抵达了漳州开发区,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活第一站。

当时,老兵们早已在营区门口列队欢迎,他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迎我们的到来,那阵仗让人一下血液沸腾。一进大门口就看到车库里红色的战车,停放很整齐,感觉很气派。然而,这气派有印象还没来得及回味,我们便投入紧张的新兵连集训中。每天清晨,人还在睡梦中,就被班长的哨声吵醒,起床。紧接着是早操跑步。跑步就跑步,部队跑步还要喊口号,每天都喊得嗓子眼冒烟。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每天都是横平竖直的生活,除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业务训练,还要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那阵子,感觉乏味至极,觉得日子都被“钢化”了。

后来,终于迎来新兵连的第一次外出,心情格外激动。一早上穿着橄榄绿的冬常服,左壶右包,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几乎是一路跑到南炮台的,即使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心情愉悦。那天,进入城门,大家围绕在两块碑石旁,听排长讲述南炮台的历史。在南炮台是我第一次看海,感受大海的宽广,无边无际,潮起潮落,有种放飞自我的感觉。站在炮台上聆听碧海波涛,感受着古炮台雄风激荡,让人感慨万千,湿润的海风吹来,感觉很清凉。海边是一块空地,荒无人烟,有的只是杂草和碎石。别出心裁的班长组织全连人员,在空地上摆出了一个119的造型。

后来逐渐适应了部队这钢铁般的生活,时间便开始加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一晃就结束了。与战友告别时,回顾三个月的日子,汗水伴着泪水,它浇灌了我们的钢铁品格。离开漳州开发区时,泪光中,我看大家眼中都含有一股不舍之情。

下到老连队后,很奇怪,我竟时常想念军旅第一站故乡——开发区。两年后我通过努力考上了军校。很奇怪,在军校繁忙的日子里,依然会想念新兵连的日子,想念那里的战友。终于在军校的第一次放暑假,我和三五战友相约,大家一块回开发区走走。出乎意料,这念头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呼应。

记得那天还下着小雨,知道大家要回老连队看看,队里还派车来接我们。我们沿路欣赏美景,短短几年,开发区的变化实在太大,宽敞的大街四通八达,大片的楼盘拔地而起,感觉就像一个正长个的大孩子,一下窜高了一大截,且非常壮实,令人着实不敢相认。我们的营区也增添了新战车,器材库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器材;曾经队列训练场的围墙的角落修建了水池,还搭建假山,水中的鱼儿在欢快的游玩;水池旁搭建了新的车棚,车棚下摆放了石桌;单双杠训练的沙池搭建了健身房,健身房里摆放了各种健身器材……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如昨日重现。

那天,我们走在静湖公园小路上,这里先是一个上坡路,也是我们平时出早操的地方,然后一个小下坡,再沿着右边的山路往上走,大家一路上有歌声,有笑声。爬到上面是一个湖,四周围绕的都是山,当时湖旁边的长廊还在修缮,站在长廊的中央可以望见对面厦门的双子塔。怀着愉悦的心情围着湖边漫步,移景换步中,大家不断地拍照,总想多留下一些宝贵的记忆。

故地重游,让我见识了快速成长的开发区。谁承想,我与开发区的缘越结越深,军校毕业后几年后,因工作调动,我以一名消防指挥员来到了漳州开发区。

一进入漳州港的拱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开发区早已变了模样,招商大道两旁,招商物流、海运冷链、金海峡物流、方明环保、威驰腾、豪斯威玛等众多大型企业相继落户在此。静湖公园修缮一新,园中有一个雕塑园,几匹骏马神气威武;湖中两边修有木栈道,水中的黑天鹅欢快地游来游去;崭新的木栈道,各种动物造型的石雕,花溪谷山水清幽,花香遍地,美不胜收。南炮台赋的碑文从园内移到了入口,南炮台下面那片曾经荒凉的空地,如今海景别墅已是鳞次栉比;招商卡达凯斯、宽阔的草坪、无边的海岸、风光旖旎、景色绝美;日落时,沿着黄金海岸,走在沿海步道,悠闲散步是非常惬意的感受。

不仅如此,工作环境也焕然一新。宿舍换上了木板床,走廊和楼道都设置文化长廊,娱乐室翻新换上了木地板,增添了乒乓球桌和台球桌,还有按摩椅,三楼新建了荣誉室,四楼新建了红门影院……变得更加温馨。当我卸下行装时,心里瞬间有股着家的感觉,这个念头让我感动了很久,感觉不是重逢,而是回来。回顾我与开发区的情缘,从青涩时期的橄榄绿,到青春时期的橙色,再到成熟时期的火焰蓝。颜色一直在变,唯一不变是我对它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