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87期>正文

一杯春茶

作者:曾碧荣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3年06月12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先生扛回来一麻袋新鲜出炉的春茶,“快烧个水试试”。先生话音未落,我已迫不及待地烧上水。这春茶从立春到立夏,盼了整整一季。打开麻袋,一股香气袭来,就这香淡淡的,却叫人十分着迷!

清明刚过,就陆续收到茶友的问候,他们基本不寒暄,都是直奔主题型,上来就问今年你家的茶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摘,帮我预留十斤,或直接微信留言——茶叶出来了跟我说一声……我太了解那群朋友了,此时再顾左右而言他,显得不够真实。因此我也言简意赅,直接回复“收到”。其实,我不是茶商,没有销售茶叶。由于婆家盛产白芽奇兰,往年春茶上市我都送一些给朋友们品尝。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地也喜欢上这茶。现今我回县城定居,每到春茶季都要叫我寄一些给他们。

但是,春茶具体哪天能“出来”,我自己心里也没个准数。春茶一般谷雨前开采,整个采茶制茶周期大概也就一两周的时间。再迟一些,天气渐渐热起来,想要出好茶是难了。清明过后,老乡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茶园的杂草要清除一遍,茶园里头的那些羊肠小道要修修补补,晾茶用的簸箕拿出来洗洗晒晒,制茶作坊打扫干净,柴火也是要提前准备的……茶叶一旦开采,就真的是忙得团团转了,这些压根都顾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备上充足的“粮草”,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春茶一旦开采,白天采茶,晚上制茶,夜以继日连轴转,不填饱肚子是扛不住的。

春茶开采前,用“一日看三回”来形容茶农“探茶”都毫不为过。刚开始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天到晚要去茶园看几次?早上和晚上会有差别吗?婆婆一语道破——“有时候雨水足,温度适宜,一个晚上新芽就变老芽了!”虽然说得多少夸张了点,但是足以说明要出好茶,细节必须做到位。

今年的春茶还是在谷雨前开采了,紧赶慢赶,这会儿终于见上面了。

找来电子秤,称好8.3克茶叶备用。喝茶多年,一泡茶8.3克是我最喜欢的重量,于我而言,多一分太浓,少一分略淡。近观今年春茶,个头圆润紧实,色泽乌黑亮丽。水开,先烫盖碗和杯子,倒入茶叶,拿起水壶高高地将水冲入盖碗中,看茶叶在盖碗中翻滚,一圈一圈又一圈,奇兰茶特有的兰花香随着水汽缓缓上升,散开。轻轻扣上盖子,静候40秒,倒出茶汤。第一泡洗茶,茶汤无用,弃之。再来重复一次前面的动作,再候40秒,出汤!端起眼前这杯茶,茶汤金黄透亮,茶汤之上的兰花香韵若隐若现,轻轻抿一口,缓缓咽下,感受茶汤的丝滑。再抿一口,但这次我并不着急将她咽下,而是将她含在口中,让她慢慢游走于口腔的各个角落,从牙齿到牙根,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用这一口饱含春天气息的茶,慢慢唤醒味蕾!

刚刚焙好的春茶,她的美热烈而奔放,喝起来十分带劲。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柔和起来。当喝到只剩下最后一泡茶叶的时候,经过大半年的时光发酵,那茶喝起来温柔得像情人的话。有人喝茶就喜欢刚刚焙好的,觉得她够香,香得热烈奔放;有人喝茶则爱把茶放一阵子,等她退火待她发酵,再细品她的温柔似水,而我愿意和她一起从热烈奔放到温柔似水。

品完这第一杯春茶,我也该给这些春茶挑件可心的“衣裳”,把她们分装一番,就可以打包寄快递了,对那些茶友我也算是可以交差了。不知道他们是否已望穿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