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胜村里故事多
总觉得联胜这个名字应是长乐乡所有村名里最响亮的。“联合起来打胜仗”,这是它给予我们字面上最直截了当的寓意。而这个响亮的名字,注定要与一支英雄的队伍紧密联系在一起。
1927年的平和,一阵金风拂过了长乐,1927年的长乐,一面旗帜飘扬在联胜村上空,中国工农革命军福建独立第一团在这片热土上成立了!九十五年后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我在长乐乡干部小林的带领下去探访这片红色的热土。
站在古榕公园的大榕树下,极目四望,湛蓝如洗的天空下,远山飞红流翠,两岸花香草绿,梅潭河温润如玉,明媚的阳光给这一切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亮,有一种恍然隔世的美。青山绿水间,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好一幅现代乡村胜景图。
古榕公园对岸就是联胜村。走上长乐大桥,走向联胜村,向独立第一团的旧址出发。福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的旗帜在大桥两边的栏杆上猎猎飘扬,像一团团烈焰在风中舞蹈,红得直逼你的眼。
过了桥头,看见了右边的大路旁立着一个拱门,上面写着“秀山村秀岭新村”几个大字。几排整洁漂亮的小洋楼齐刷刷地矗立在大路旁。小林向我介绍了这几排房子的由来。
秀山村是闽粤边界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红军医院和红军收容所所在地。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秀山人民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2007年,秀山的半岭自然村和边远偏僻的寨子自然村156户人家遭受了地质灾害,家园被毁,党和人民政府牢记着秀山人的功勋,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及时送来关心和温暖,在山明水秀的长乐大桥头,征用了一大片土地进行异地重建,安置灾民,也就形成这“村中村”的独特景象。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生活的灾民,从此在繁华的集市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
春风和煦,道路平坦,很快我们就来到中国工农革命军福建独立第一团团部旧址。团部旧址其实就是一座庙宇——福庆堂。福庆堂始建于1385年明洪武年间,供奉“尊王”,纪念东晋民族英雄谢安。在烽火的岁月里,为了支持革命事业,福庆堂理事会把福庆堂让给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
福庆堂正门红灯高挂,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彩绘栩栩如生,十分富丽堂皇。木牌上的“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团部旧址”几个大字闪闪发光。走进福庆堂,一股革命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洁白粉墙上,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刻画了无数英雄前赴后继的身影;一段段翔实的文字,记录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举;一行行醒目的标语,镌刻了如诗如歌的红色传奇。站在福庆堂大戏台上,凝望着对面那一群栩栩如生的革命军雕塑,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这一个个高大的形象,霎时鲜活了起来,再串联起墙上的那些图片和文字介绍,一幕荡气回肠的银幕大片就在脑海中上映了……
1927年10月7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攻克平和九峰县城。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朱积垒闻讯把起义军迎接到长乐乡。朱德、陈毅就在长乐“下书斋”宣传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贯彻拿起枪杆子,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后来中共平和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百溪头陈家祖祠“绍庆堂”成立平和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1928年2月18日,中共平和县委以平和县工农自卫军常备队为基础,以各乡村农民自卫军为主要武装力量,在长乐“福庆堂”成立福建第一支革命武装——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朱积垒任团长兼党代表,王炳春任参谋长,罗育才任副团长,朱思任副官长。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县委、平和县暴动委员会,领导指挥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和农民自卫军,举行平和暴动,攻入平和县城,救出被关押的同志,没收了土豪的财产,取得平和暴动的胜利,打响了福建工农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平和独立营编入中央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00团,在湘江边上遭到国民党重兵的围剿,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900多位平和英雄儿女血染湘江,其中600多位参加平和暴动,打响八闽第一枪战士的忠魂,永远定格在湘江上,成了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中伟岸的风骨。
从福庆堂出来后,我们决定到边贸市场去走一走。时值春节刚过不久,家家户户张贴着崭新的春联,到处张灯结彩,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一条条街道整洁宽敞,一间间店铺窗明几净。饭店里的手工汤面、卷仔粿、米筛目、炒米粉等特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勾住了人们的脚。这里的家庭手工作坊主要从事米粉、本地面、酿酒、茶叶等制作。其中长乐米粉、手工本地面作为平和当红的特产已名声在外,供不应求。俗称“客家酿”的红酒及白芽奇兰茶叶还远销到台湾及全国各地。据说边贸市场的店铺几乎很少有因为亏本而倒闭的。外出做生意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到广东、厦门等一些大城市从事建筑装饰、面包糕点小食品店及家具店经营等,大部分人也都赚得盆满钵满。
说来真巧,在集市上刚好遇到了联胜村党支部书记罗智泉,从罗书记的口中我们得知,近几年来本地村民除了种植蜜柚,还大力发展美国红桃及地瓜种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长乐乡政府在联胜村道路拓宽、敬老院、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各类公园等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投资多达400多万元。如今联胜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5000元以上。说起这些可喜的变化,罗书记一脸的幸福与自豪。
很快就到了晌午,我们朝着长乐大桥方向往回走。一路上不时看到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身影,房前屋后谈笑风生的场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得和喜乐。这一片红色的热土,锻造了长乐儿女的坚强,见证了一个乡村的崛起振兴。大地深处,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热土之上,联胜村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正筑梦家园。
梅潭河碧波荡漾,浇灌了几代人的红色记忆,浇灌了两岸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之花。它经久不息地奔流着,把这片热土上的动人故事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