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乡:“非遗”闹春“走水尪” 闽台同宗共欢庆
本报讯(张志煌 陈小平 杨杰斌 欧亨达 文 李润南 图)2月1日,国强乡高坑村“走水尪”民俗活动火热上演,吸引众多群众一同前往感受“非遗”的魅力。
当天下午3点,国强乡高坑村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也阻挡不了传统民俗“走水尪”火热上演,慕名前来观看当地民俗活动“走水尪”的群众接踵摩肩,数以万计。当地龙艺、布龙、彩车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数十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簇拥着三辆銮轿来到花溪源头,以四人扛一“銮轿”,一人旁边助推,五人一组形式,通过接力交替,奔跑角逐,先后通过二三百米河道和数百米陆路返回“侯卿庵”,总路程将近1公里,以此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随着口令发出,小伙子们抬着神像奋不顾身开始在河水中飞奔,随着速度加快,冲水过程中,“銮轿”忽上忽下,左右摇晃,溅起阵阵水花。溪流中的小伙子们卖力狂奔,岸上的观众更是为他们摇旗呐喊,高呼加油,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此时的现场锣鼓喧天,礼炮齐鸣,掌声齐响,场面十分壮观。
记者了解到,当地“走水尪”的民俗行动形成于宋末元初年间,至今已逾七百多年。2015年,由平和县国强候卿庵管理委员会申报的“闽台走水尪习俗”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当地陈氏裔孙外迁,习俗播迁海内外,在多地裔孙聚居地,均设有“侯卿庵”分庙,有着“走水尪”的习俗,其中台湾嘉义市便有“王灵宫”“炳灵宫”,台中县龙井乡有“开漳圣王庙”,东南亚新加坡等地区也都有举办该民俗活动的庆祝仪式。
此次民俗活动还通过抖音直播、微信连线等方式与台湾嘉义炳灵宫乡亲进行互动,互道新春祝福和美好祝愿!
据了解,为突出国强乡走水尪民俗文化活动的“非遗”属性,国强乡以我县开展“平和好时节”文旅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水尪世界”文旅项目建设发展,为保障此次民俗活动的正常进行,该乡政府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联合多部门提前制定了“走水尪”活动安保方案,并成立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对参与联合行动的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统筹分配,组成相关工作组,在观景台、渡船桥、三五路口等多点位设置值勤引导。当天,各工作组相互配合,高度负责,注重工作方法,做到疏堵结合,引导群众性民俗活动健康、有序、文明开展。
时至今日,“走水尪”习俗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信仰文化,它以典型的中华民族情结和独特的地方特色,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承载了人们对于英雄的无限崇拜和信仰之情,成为植根于海内外民间的精神纽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