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65期>正文

柚都的发展困境——粗放型发展模式,生态难以承受之重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3年01月09日

花山溪是九龙江西溪主要支流之一,主干流河长79.6公里,河流纵横交错,是平和最重要的水系。

“平和琯溪蜜柚久负盛名,从21世纪初全县开始大量种植,因劳动力需求低、效益高,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目前,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以上,是县里的支柱产业。”平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蔡荣生说。

因柚而兴,“要致富多种柚”的观念蔚然成风,家家户户挖空心思追求数量,种植面积逼近70万亩,95%的农户从事涉柚产业。但是,好景不长,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带来了花山溪生态之伤。

“一味追求数量,柚农竞相加大化肥等施用量,造成花山溪流域生态创伤,危及县城8万人的饮用水安全,被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列为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突出问题,限期整改。此外,近年来蜜柚市场行情低迷,价格低至几毛钱,曾经的致富果风光不再。”蔡荣生说。

痛定思痛,这种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老路必然走不远。从2019年开始,花山溪治理拉开了帷幕。不过,治理沉疴痼疾,并非易事。

治水,先得治土,治土必须先治林,从根本上推行绿色种植理念,事关全县几十万群众的饭碗,而且花山溪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水环境治理、农资市场监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

难点就是突破点。“直面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省市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倾力支持,市委主要领导曾十多次到现场督导整改,对症下药。我们逐步理清思路,采用‘6+8+N’的综合整治工作体系,即6项治理措施狠治标、8项管控措施严治本、N项推进措施促落实,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互促的新路子。”综合协调工作组副组长黄镇城说。

县里组建了“一个领导小组、两个攻坚指挥部、6个工作专班”的指挥架构,调兵遣将,尽锐出战。“光是专题整治会议就开了12次,每周一调度一通报,每月一总结,每季一分析,工作专班囊括16个乡镇,县里7个县直核心部门参与,督查工作组全过程督导,追责问责60人次,可谓是举全县之力治理花山溪。”黄镇城对此深有感触。

去年3月,花山溪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百日攻坚”行动吹响号角,并且立下军令状:年底前基本消除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