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考
高 考
⊙罗小雨
作者简介:罗小雨,男,七0后,平和人,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县直某机关单位,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
赤仔脚村住着四十多户人家,村民们大多以种植蜜柚和蔬菜为生。村里有个老人叫林茂盛,今年75岁了。大儿子林聪自小会读书,村里人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都指望着林聪能考上大学,为村子争光。林聪读书很用功,也很争气。那一年,他顺利考上了平和一中高中部。成绩一直不错,老师说,没有意外,考上大学没有问题。
转眼到了高三下学期,林聪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家里人既紧张又兴奋,却又帮不上什么忙。老林掐指一算,村里人算得上有点文化的,就数初中毕业后当过兵的邻居老吴。一到傍晚,老林忙完一天的活,吃完晚饭,总是早早来到老吴家,找他泡茶聊天,听听老吴对孩子的建议。老吴退伍后回家务农,后来还养起蜜蜂,全国各地到处跑,能说会道的,是村里为数不多见过世面的人。老吴为人很热情,总是乐意和老林分享自己的见识,他劝老林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补补身子,让孩子有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老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在意的,顺其自然”。从那以后,老林的心放下了许多,经常家里炖些汤,买些营养品,让大女儿拿到学校,给林聪补补身子。
高考前一天,老林停下手里的活,想静下心陪陪儿子。听人家说,人参可以提神助考。于是,炖好了人参肉汤,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到林聪的住处。他小心翼翼,把炖好的肉汤拿出来,对儿子说,“把这汤喝了,提提神,明天考出好成绩!”看着父亲深情的样子,林聪的眼睛湿润了。喝完肉汤,拿起一本作文书,躺在床上看起来,神情自若,感觉胜券在握。父亲看着儿子,对他说:“放松心态,沉着应考。只要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高兴。”说完,收拾了一下房间,然后带着满心希望,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高考如期进行。林聪和所有考生一样,历经了几天苦战,终于顺利完成高考,收拾好东西,和几个同村同学一起回家。老林早早就坐在门口的石板凳上等候,看到儿子回来,满脸笑容,一边帮着儿子卸下行李,一边轻声地问:“考得怎样?”林聪随声应了一句:“就那样呗!”老林没有多问,忙自己的活去了。过一会,邻居们闻讯都来了,迫不及待地讨好林聪:“考上大学,吃上公家饭,可别忘了我们!”林聪有些害羞,说起话来支支吾吾,总用“还不知道呢!”搪塞。
等待成绩的日子很是煎熬。林聪偶尔帮父亲到自家田地干活,有时也到邻村同学家转转。他对自己的成绩是不满意的,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期待奇迹发生。终于有一天,同学跑来告诉林聪,成绩公布了,可以到学校向班主任领取。于是,他和几个同学相约来到学校。一路上,林聪默默无语,心里真是没底。走进学校,操场上人满为患,三五成群,都在嘀咕商量着什么。来到久违的教室,老师微笑着把成绩单递给了林聪。
一路上,林聪拿着成绩单,颓丧着脸。想着家人期待的眼神,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想着想着,到家了。父亲依然在家门口的石板凳上坐着,等他回来,林聪不着调地说了一句“考不好!”,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一头扎进床里。父亲见状,赶紧来到林聪的床前,满脸笑容地对儿子说:“没关系的,你的两个妹妹都能帮上忙了,家里也越来越殷实,你就专心读书吧,再复读一年,争口气!”自从儿子没有考上大学,老林变得少言寡语,总是躲着同村的人。
有一天,林聪约了几位同学,到厦门玩了几天,放松一下心情。从厦门回来后,林聪的情绪平复了许多。他和几位同学约好,准备参加补习班,再复读一年。于是,他整理好书本和复习材料,收拾好学习用品,规划了一番复读生活,等着学校通知。老林知道后,心中暗暗高兴,许久不见的笑容再次绽放,他从抽屉拿出一叠早已准备好的钱,微笑着塞给林聪,低声的说了一句:“加把劲,家里不用你操心!”
学校复读班开学了。林聪骑着自行车,高兴地向学校出发。望着他那瘦弱的身子,老父亲对儿子来年的高考信心满怀。